东京村:党建引领村民自治 共建美丽富裕乡村
凉风习习,秋意盎然。一走进京口区谏壁街道东京村,只见道路干净平整,院落错落有致;远处稻田生机勃勃,池塘清澈岸绿景美;健身小广场上,老年村民们或健身、或闲谈,俨然一幅安静、祥和、美好的“乡居图”。
东京村位于谏壁街道最东面,338省道和金港大道横贯而过,下辖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东京村党总支书记刘凯介绍说:“近年来,东京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结合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办成了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比如,清淤扩容池塘、沟渠约15000平方米,储水量提升2-3倍,基本解决灌溉缺水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86盏,基本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题;‘厕所革命’改造户厕350个,让村民生活更方便。此外,基本完成污水管网改造,还实施了生活垃圾治理、健身广场扩建等项目,实现了乡村颜值、基础设施大提升,助力村民生活更加富裕、和谐。”
今年夏季,持续炎热、干旱天气导致农田灌溉缺水,上元地区种植约270亩的水稻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可能导致秋季水稻歉收、村民减少收入。刘凯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研究讨论抗旱方案,决定以村级为主导,动员村民组长、党员干部、村组志愿者行动起来,组成5个互帮互助小组。根据各村民小组受旱情况,东京村优先从各自自有水塘调剂用水,并结合各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抗旱应急方案绘制抗旱引水线路走向图。刚刚完成清淤扩容的8个池塘、沟渠在抗旱保墒、助力农业增效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东京村还协调从采石场水宕取水抗旱,有效缓解了旱情,最大限度减少了村民损失。
东京村村民、种粮大户王正海算了一笔账。他说:“我种了469亩水稻。当夏天最旱时,水稻地里全都干裂了,水稻长得又细又蔫,我急得直冒火。多亏村‘两委’组织大家抗旱保墒。现如今,我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丰收有望。如果没有村‘两委’实施的抗旱保墒,我预计总损失可能要有20万元。”
老党员王白驯对农村环境的改善津津乐道。他笑呵呵地介绍道:“之前,上元片区全部是烂泥路,每逢下雨,道路积水成池,泥泞不堪,晚上更是没办法出来。去年,村里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在好了,我们这儿道路修好了,从烂泥路变成了混凝土路;路灯也装上了,晚上出门不再摸黑了;户厕改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健身小广场翻新了,休闲、健身的人更多了……我们村民的生活呀,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舒适方便乐开怀!”
东京村还通过精准就业帮扶,帮助村民就近就地就业,赋能乡村振兴。村民吴遐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父母在家务农,家庭条件一般,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了解到他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张丽主动与他联系,详细了解其就业愿望和技能特长,并专门制定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就业援助方案。经过与企业多番对接,终于在路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帮吴遐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职位和工资不高,但是工作内容非常适合他。吴遐感激地说:“谢谢上级部门和东京村的关怀与帮助,我一定努力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