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并购(东方财富合并传闻)
东方财富和国泰君安 期货 哪个
两家各方面业务比较全面,建议你选择大型券商。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18日合并设立,是中国证券行业长期、持续、全面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上海东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1月成立,2008年1月更名为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东方财富
中国联通在东方财富的资讯有:
1、据中国联通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新增可用5G基站约8万个,总数超过46万个。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红表示,中国联通将从“模型房”到“商品房”,依托5G应用创新联盟打造5G生态开放,与合作伙伴打“团队游戏”。
2、在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联通正式发布了“联通云”产品。按照规划,联通云是联通“大连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项主业中承接大计算业务的统一计算基地,将提升“联通云”的服务水平。连接+感知+计算+智能”计算网络,打造数字经济“第一计算引擎”。中国联通云的技术升级主要包括云原生技术领先、分布式云跨域集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PAAS产品数字智能集成、云网络集成五个方面。
3、在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红宣布,中国联通“十四五”公司的发展定位明确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国家队,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的主力军”建设数字中国智能社会网络强国、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领跑者”。
拓展资料:
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以下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联通。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香港电信运营商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2)中国联通主要经营GSM、WCDMA和FDD-LTE移动网络服务、固定通信服务、国内外通信设施服务、卫星国际专线服务、数据通信服务、网络接入服务、各类电信增值服务、系统
3)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网和移动网宽带化,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的信息通信服务。
东方财富可以抄底了吗?
其实这家公司早就应该看看,但是鉴于股价一直没有明显回调,分析的动力不是太大,因为东财这类公司是市场敏感型标的,也就是所谓的重β标的,受行情影响很大,这类公司最好的介入时点是熊市,而非牛市。
当然,东财作为高β券商阵营里的一员,最近一两年走出了高α行情,大幅强于传统券商,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东财何德何能?
好,闲话不多说,开始我们的分析!
01 业务分析
东财的业务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互联模式,前端流量,后端变现。
公司在流量端以 财经 资讯为主,主要产品包括、天天基金网、股吧等,初期盈利主要依靠互联网广告。
2012年,公司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开始把流量用于基金产品销售变现。
2015年,公司收购西藏同信证券,正式进入券商行业,此后证券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东财第一大业务。
在PC网页端,东财位居第二,第一是老牌 财经 。
在手机端,第一是同花顺,不得不说同花顺在端还是挺厉害的,第二是京东金融,京东金融非常牛,作为一个新晋理财,能够快速爬到第二的位置,也非常不简单。
但是这里统计的是京东金融,京东金融依靠京东引流,更多的是白条等消费贷服务,还有基金保险,京东股票的使用人数应该不多,我几乎没听过用这个炒股的,我之前还在京东股票上发文章,但是基本没人看,所以也停发了。
所以,东财虽然排在第三,但是单说股票,东财应该还是能排到前二的。
东财月度人均使用时长行业第一,同花顺第二,某种程度上说明大家基本用东财看行情,而用同花顺交易。
另外,东财活跃人数行业第二,也印证了我们前面说的,在股票领域,东财的月活应该也是在第二的水平。
综合来看,东方财富的流量在PC端和手机端基本都排在 财经 类第二的位置。
东财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今年来维持较高增长,市占率也在持续提升。
依托于互联网,各大传统券商的市占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东财无疑是市占率提升最快的券商,市占率排名从2017年的23名,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16名。
除了线上流量加持,东财另一个获客手段就是“低价”,这是互联网公司在获客阶段的普遍打法,先圈地,再收费。
从基金代理数量和代理基金公司数量来看,东财旗下的天天基金均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方基金销售排名方面,天天基金网月度覆盖人数小幅高于雪球,排在第一位。
虽然天天基金在专业度方面毋庸置疑,但是蚂蚁财富背靠支付宝这颗大树,还是能做到极大程度的引流,我身边的基金小白用户几乎走的都是支付宝里的基金理财渠道,我个人也在支付宝买基金,体验方面没有太大问题。
因为,我的判断是,我们将进入一个基金理财的大时代,这里面的增量需求是关键,而增量市场是几乎小白用户创造的,这里的小白用户分为两类,而蚂蚁财富针对这两类小白用户都有天然的获客优势:
第一类,初入 社会 的年轻人
支付宝依托花呗、借呗占领了年轻人的心智,后续转化成基民也更顺理成章。
第二类,无理 财经 验的中老年人
支付宝的渗透率远高于东方财富,这部分群体手机上安装支付宝的概率大大高于安装东财的概率,支付宝是面向全民的应用,而东财更集中于相对专业的投资者,所以,支付宝要转化这部分用户也更轻松。
后来我找到了相关数据,事实证明蚂蚁财富基金销售增速非常快,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已经超越了东方财富。
从基金销售来看,天天基金月活虽然高于蚂蚁财富,但是蚂蚁财富有大量的基金买入行为是直接在支付宝完成,支付宝的覆盖人数还是远高于天天基金网的。
以上,是对蚂蚁财富与天天基金未来在针对新理财用户竞争的分析,个人认为天天基金在渠道上并不占优。
从目前天天基金的数据来看,非货基销售规模市占率还是在逐步提升的,但我们发现这个增速已经在明显放缓了。
但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天天基金如果能够做出大幅优于同行的口碑、体验和专业度,那么蚂蚁的基金用户也会出现转化的可能,包括雪球等其他,但这确实是需要下硬功夫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东财的尾佣和服务费占比逐步提升,可以看出,天天基金的资金留存比例是逐步提升的,这个指标类似于互联网公司的说的留存率。
尾佣指尾随佣金,指“客户服务费”,实质基金公司拿出一部分管理费分给销售渠道,用于维护存量保有客户。
服务费指销售服务费,指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财产中计提的一定比例费用,主要用于支付销售机构佣金、基金的营销费用以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服务费等。
1、公募基金
2018 年获取公募基金牌照,资产管理规模增至 25.61 亿元。
2、金融数据服务(Choice)
该项收入于 2015 年达到最高水平 2.49 亿元,此后逐渐下降稳定在每年 1.6 亿元左右,但相比于证券和基金代销业务占比很小。目前公司继续投入金融数据服务的研发和创新,未来或可考虑将多种财富管理板块纳入金融终端,实现更便捷的理财功能,开拓流量复用新途径。
3、保险业务
公司的第三大流量变现业务——保险代销。东方财富已于2019年5月15日以6427万元的价格,完成上海众心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及增资工作。
目前,东财保险和App均已上线 财务分析
东财由于是券商性质的公司,所以证券业务不存在毛利率,从分项来看,公司第二大业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这块主要是基金代销业务,毛利非常高将近90%,近年来随着蚂蚁竞争的加剧,毛利有持续走低的迹象。
公司净利率持续走高,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东财的净利率为什么会高于100%?
原因在于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收入的概念区别,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已赚保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非金融类公司,营业总收入基本上等于营业收入,而金融类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收入会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利息、保费、手续费、佣金这类收入造成的。
而净利率的计算是,净利润/营业收入,当营业收入与营业总收入差距较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净利率高于100%的情况。
但这不影响这个指标发挥作用,净利率的逐步提升,同样能够证明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果正在逐步变好。
公司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呈逐步下行趋势,说明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在稳步提升。
财务费用常年为负,公司没有长期借款,但是短期借款今年以来又快速攀升的趋势,从年初的4个亿快速增长为40个亿,我们初步判断是和公司两融业务增长有关。
与行业对比来看,东财的债务成本相对还是偏高的。
我们看到,公司的现金流呈现比较大的波动性,主要是和市场行情关系密切。
而我们注意到,去年三季度现金流出现了负值,我们知道,去年三季度市场行情应该还是不错的,但为什么现金流却为负了?
主要是“融出资金净增加额”以及“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出现了较大增长,也就是主要体现为“两融”业务的增长。
融出资金增加了,从而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流出增加,这也是与行情成正比的。
证券类公司业绩受市场影响极大,所以我们要把牛熊区分开来对比。
震荡市,2016至2019年,东财在弱势行情下,依旧取得了持续稳步增长的业绩;
牛市,我们对比2015年和2020年,2015年是5000点牛市,而2020年三季度市场最高运行至3400,但是业绩相较2015年已经翻倍。
综合来说:
1)东财的毛利水平存在被小幅压缩的趋势,主要是面临来自BAT的竞争,另一方面,东财的整体净利率在不断走高,说明公司在竞争中依然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个数据也是优于券商龙头的,说明公司相较于传统券商,竞争力还是相对强劲的;
2)公司三费持续走低,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公司在融资方面的短板,利率偏高,我的理解一方面公司为民营,一方面体量还有待提升,随着规模化效应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应该还有下降空间;
3)公司现金流随行情出现较大波动,主要是“两融”业务对于资金需求有较大不确定性,对比其他传统券商,东财去年三季度出现现金流突然转负是正常现在;
4)从公司历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的成长性较好,尤其在震荡市年份,能够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说明公司具备较好的α属性,这与传统券商比要优秀很多。
03 其他方面
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 158 亿元,主要用于:
1)将不超过 140 亿元投入信用交易业务,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
2)将不超过 18 亿元用于扩大证券投资业务规模。
在同级别的经纪收入中,东财的净资本远低于同行,资本金的获得将有利于持续提升东财的证券经纪业务规模。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0 年,实现营收 82.39 亿元,同比增长 94.69%;归母
净利润 47.80 亿元,同比增长 161.00%。
四季度营收22亿,净利润14亿,环比较3季度小幅下降,这个业绩基本是符合预期的,因为4季度行情相较3季度是要弱一些。
根据公司发布东方财富证券未经审计非合并财务报表,2020 年,东方财富证券实现营收 45.95 亿元,同比增长 77.12%;净利润 28.94 亿元,同比增长104.14%。
根据公司快报和证券子公司财报数据,估算公司除证券业务外其他业务实现营收 36.43 亿元,同比增长 122.51%,归母净利润 18.86 亿元,同比增长355.79%。
总的来说,2020年东财证券业务和基金代销业务均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当然这也是市场行情使然。
近期外汇局官员表态:研究有序放宽个人资本项下业务限制。修订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管理规定,取消年度购付汇额度限制,优化管理流程;研究论证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配合人民银行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试点。
这也打开了东财这类互联网券商新的想象空间,能否在港美股券商这篇蓝海中分一杯羹?
目前港美股券商,大部分都是在香港取得了证券、期货、资管牌照;或者是在新西兰、美国、新加坡拿到了券商资质。
内陆目前没有合规的境外投资资质,而如果未来港美股券商内陆合规话,东财作为互联网基因和牌照齐全的内陆互联网券商,无疑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04 逻辑总结投资策略
以上,我们通过公司业务层面、财务层面的分析,对东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总结:
行业逻辑:
我们认为投资东财这样的公司,我们需要放到一个大的 历史 背景里去,主要有几点:
1)改革红利,我们的市场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从注册制、退市制,到T+0、做空机制的不断完善,作为证券行业的“基础设施”,券商将受益其中;
2)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大类资产转移的阶段,从房地产向二级市场,这个趋势才刚刚开始,券商和资管(公募为主)将成为这个趋势的最大受益者;
3)另外,我们也看到了诸如港美股市场的增量需求,这也是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不断催生的新需求。
公司逻辑:
1)东财在流量方面,在PC端和端均位居 财经 类第二,而位于第一的 财经 类流量入口在资质方面均不如东财。
与传统券商相比,其获取流量的优势无人能及,依托于其流量优势,东财能够在传统券商行业撕开一道口子,市占率快速提升。
2)在基金代销领域,公司面临着蚂蚁的正面竞争,在获取新基金用户方面,公司并不占优,蚂蚁的基金代销收入增长非常快,且超越了东财。
但是,由于这个市场目前还是增量,所以东财的生存空间不至于被完全扼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东财存在从蚂蚁转化用户的可能。
3)财务数据方面,东财的毛利水平呈现小幅下滑趋势,但由于佣金、费率基本已经是行业最低水平,再度下行空间不会太大,而通过低价策略换来的是快速放量,后续再通过高附加值业务提升盈利水平,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
公司现金流水平呈现较大波动性,但整体能够较好覆盖净利润,公司融资成本偏高,后续有望通过规模化的提升,继续降低成本。
成长性方面,公司无论牛熊市都有较好的增长表现,体现出更好的α性,而非纯β。
4)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包括,付费数据、互联网保险业务、自营基金等,依托于东财本身的专业性和流量优势,这些新业务板块均有望实现较好的增长。
5)公司依托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转换成本,提高留存率,这是类似彭博社的投资逻辑。
6)在证券领域,除了经纪业务,公司在承销保荐业务方面体量还非常小,这既是公司的短板,也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潜在增长点。
总的来说,东财这家公司是金融行业里的一个特殊存在,相较于互联网券商,它拥有强大的流量优势,但是传统券商的非经纪业务东财相对较弱,相较于互联网金融,其在专业程度和牌照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鉴于当前整个大类资产转移的趋势,资管业务还是一个增量市场,所以蚂蚁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还不至于对东财形成根本性威胁,而在后期的竞争中,东财依托其专业性,也不会完全落于下风。
但不可否认的是,蚂蚁的存在还是影响到了东财基金方面的业务增长,并且这个威胁我认为不是可以忽视的,并且也会对长远逻辑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在互联网领域,如果做不到第一,生存环境和估值水平都会是天壤之别。
下面我们再来对估值进行一个测算:
从过去5年来看,东财的平均PE水平为75倍,当前PE下降到平均估值水平以下,这种在成长股中属于比较少见的。
假设今年,市场重回震荡市,我们预计今年利润水平回落至去年60%的水平(保守估计),后续以年化25%的速度增长,通过75 20体现保守和乐观估值,也可以对应牛熊市场的估值水平。
然后我们得出以上估值水平,如果市场进入到熊市,东财的局部市值大概在1500左右的水平,而我们判断今年应该是震荡市,1500大概率到不了。
综合技术面分析,东财今年调整低点可能会出现在年线元附近,这个位置的市值大概是2200亿,和我们估算的今年合理估值水平的市值相接近,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舒服的介入点位。
Ps:本文仅作日常逻辑训练分析案例,不作为任何买卖依据,也不给任何买卖建议,请大家独立思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东方财富证券和东方财富有什么关系?
东方证券和东方财富没什么关系,是两个不同的公司,且没有多大联系,可以算得上是竞争对手,同行业的两家公司。
一 、东方证券:前身是于1998年3月9日开业的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陆上交所(证券代码:600958),2016年7月8日H股成功发行并上市(股份代号:03958),成为行业内第五家A+H股上市券商。
东方财富:前身系上海东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1月成立,2008年1月更名为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二、东方财富最初是做软件的,与现在的同花顺差不多,在2015年,东方财富和西藏证券合并成立的东方财富证券公司,而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因此,东方证券和东方财富证券是两家不同的证券公司。
拓展资料:
一、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它们是选择东方财富证券交易,还是选择东方证券进行交易,主要取决以下几个因素: 1、佣金费用 佣金费用是投资者交易过程中的主要成本,因此,佣金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选择的行为,一般来说,投资者比较喜欢佣金率较低的交易股票。 2、证券机构的资质 比较证券公司的业务是否全面,是否具有新业务的资格,比如,期权账户的开通、科创板的开通。尽量选择业务全面的证券公司进行股票交易。 除此之外,地理位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营业部离投资者越近的证券公司,越受投资者欢迎,这样方便投资者的临柜业务办理。
二、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财富证券”或“公司”)前身系西藏同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被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2020年更名为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占比99.91%,以及上海东方财富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股权占比0.09%。截至2020年12月,公司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设有169家营业部和12家分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600人。
永泰能源东方财富
1、永泰能源东方财富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综合能源类企业,股票简称:永泰能源,股票代码:600157,英文简称:WTECL。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30日,于1998年5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翠峰路79号。
2、公司致力于电力、煤炭、石化基础能源产业发展,以煤电一体化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供应商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公司所属电力总装机容量897万千瓦,焦煤产能规模930万吨/年,油品调和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码头吞吐能力3,150万吨/年,油品动态仓储能力1,000万吨/年。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1,041.33亿元,净资产454.50亿元;2020年度,公司实现发电量334.53亿千瓦时,原煤产量1,030.6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21.44亿元,利润总额49.6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5亿元。
3、2021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永泰能源:控股股东合并重整获通过“的公告如下:
1)永泰能源11月30日晚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永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永泰科技”)与控股股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永泰集团”)、海南祥源投资有限公司、海南新海基投资有限公司、永泰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五家公司(合称“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了《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计划(草案)》。
2)永泰能源表示,通过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五家公司合并重整,将妥善化解其债务问题,恢复其稳定发展,并将对本公司信用恢复、对外业务合作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此次合并重整不会对公司控制权和公司治理等产生影响;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业绩稳定增长,发展持续向好。
3)永泰能源目前有煤炭、电力、石化三大业务板块。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9%;实现净利润7.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01%。今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提升,发展稳步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