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空股票评价(华夏航空估值分析)
2020年最值得投资的10只基金是什么?
一、大盘价值风格
1、嘉实金融精选股票A(005662)
基金成立于2018年3月14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投资方向以金融行业为主,以2020Q2重仓股为例,依次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国财险、中国平安、金科股份、宁波银行、新华保险、万科A。
从成立之初至今,尽管大多数时间市场风格偏向成长风格,但是从过往持仓个股风格来看,始终是坚定的金融行业投资路线,大盘价值风格稳定。
2、景顺长城量化新动力股票(001974)
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13日,从名字上并不能看出投资方向,从2020Q2重仓股名单来看,包括贵州茅台、双汇发展、东方财富、新华保险、光大银行、豫园股份、中国中冶、五粮液、杭州银行、迈瑞医疗,以消费和金融行业为主。从历史持仓情况来看,所选个股大多数都是沪深300成份标的,且大盘价值风格明显。
3、诺安低碳经济股票(001208)
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12日,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是一只主题型基金,以2020Q2重仓股为例,依次包括万科A、龙蟒佰利、中国平安、合盛硅业、威孚高科、汤臣倍健、桐昆股份、中国太保、分众传媒、洪城水业,合计占比只有42.92%,可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进行挑选,行业覆盖较广。从历史持仓风格来看,同样是大盘价值风格稳定。
二、大盘成长风格
1、华夏研究精选股票(004686)
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6日,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投资策略注重研究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以2020Q2重仓股为例,依次是东方财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海通证券、宁德时代、立讯精密、长春高新,合计占比仅为35.79%。尽管行业覆盖较广,但以沪深300成分股为标的挑选范围,侧重成长因子。从历史持仓来看,大盘成长风格稳定。
2、广发消费升级股票(006671)
基金成立于2019年5月27日,从名字上看以消费行业为主,从历史持仓个股看,偏重升级主题(成长因子)。以2020Q2重仓股为例,包括腾讯控股、贵州茅台、美团点评-W、五粮液、泸州老窖、迈瑞医疗、长春高新、药明生物、颐海国际、中国飞鹤,占比高达71.30%。选股范围扩大到沪港深标的,敢于重仓坚定持有,且大盘成长风格明显。
3、汇添富价值多因子股票(005530)
基金成立于2018年3月23日,从名字上看“价值风格”扑面而来。同样以2020Q2重仓股为例,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立讯精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长春高新、恒瑞医药、三七互娱,合计占比仅为24.49%。历史持仓同样以金融和消费为主,同时兼顾成长因子风格的细分行业龙头,大盘成长风格稳定。
三、小盘价值风格
1、中庚小盘价值股票(007130)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是一只定位于小盘价值风格的基金,基金经理是大家熟悉的邱东荣。以2020Q2重仓股为例,包括柳药股份、中航重机、火炬电子、振江股份、世纪华通、金城医药、中天科技、华夏航空、广信股份、汇纳科技。历史持仓来看,的确是稳定的小盘价值风格。
2、景顺长城量化小盘股票(005457)
蛮多量化基金属于小盘风格,可能是小市值风格的成长因子更容易捕捉吧。该量化基金成立于2018年2月6日,2020Q2重仓股包括贵研铂业、航新科技、华策影视、天音控股、通裕重工、普莱柯、海能达、瑞普生物、博彦科技、南京高科,合计占比只有17.45%。从历史重仓股名单来看,变化非常大,但是小盘价值风格始终比较稳定。
四、小盘成长风格
1、信达澳银先进制造股票(006257)
基金成立于2019年1月17日,基金经理冯明远大家也比较熟悉,2020Q2重仓股包括长盈精密、立讯精密、欣旺达、创世纪、风华高科、顺络电子、蓝思科技、浪潮信息、歌尔股份、欧菲光,尽管也有些公司是细分行业龙头,但是重仓股合计占比只有23.74%,多数个股还是偏向小盘成长风格。
2、建信环保产业股票(001166)
成立于2015年4月22日,从名字上看属于行业主题基金,2020Q2重仓股依次是国电南瑞、国瓷材料、隆基股份、林洋能源、三花智控、通威股份、汇川技术、宁德时代、瀚蓝环境、国轩高科,能源股特征比较明显。历史持仓风格同样是偏向能源环保,小盘成长风格稳定。
我的动车票因为疫情退票被收取了手续费,能否返还?
如果是特殊原因退票,那么收取的手续费是可以返还的,只要到售票窗口就应该对你的手续费进行返还。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刚上市的股是不是开始跌了就容易买到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重磅消息,股市T+0、印花税、全面注册制,A股要爆发了吗?
整个股票市场不平静,主要是证监会给市场释放了一大堆消息,让市场沸腾了,尤其是股市T+0交易制度,让多少股民期待这个制度尽快实行。
根据证监会信息得知,证监会给市场主要释放以下信息量:
其一,印花税立法
其二,股市T+0制度
其三,全面推行注册制
其四,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
以上三点就是最值得市场关注的,消息一出来之后,都认为是重大利好,下周A股要爆发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进行逐步分析。
印花税立法
股市印花税是目前炒股最高的一种费用,自从2008年调整为0.1%之后,至今已经十几年没有进行调整股市印花税了。
随着印花税立法消息出来后,整个市场议论纷纷,很多股民在想是不是股市印花税要取消,或者小调印花税?
从证监会回复信息来看,并没有明确说取消印花税或者小调印花税,所以可以推断印花税立法,还不能认定为重大利好,只有等什么时候利好落地了,这才是对股市重大利好。
股市T+0交易制度
A股市场T+0交易制度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针对这个交易制度已经谈了十几年,但最终还是落空了,没能等待T+0交易制度。
而本次证监会回应科创板T+0交易制度的提案,从回应中得到两大信息量:
其一,需要进一步开展政策研究和制定准备,从这里告诉市场T+0还在研究,还没制定,推出这个制度还是遥遥无期。
其二,稳中求进的原则,推出T+0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实施路途等问题,同样告诉市场,想要推出T+0要一步一步来,要考虑市场可行性的问题,同样说明T+0制度还不是推行的时候。
所以从这里股市T+0交易制度,这次恐怕就是落空了,只要没有推出之前,这个消息并非是重大利好,不能刺激下周A股爆发。
全面推行注册制
注册制在A股市场已经并非一件新鲜事了,自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后,随之创业板也进一步试点注册制,这个发行制度让投资者们并不敏感的制度。
证监会对于全面注册制明确表示,将对注册制实施情况适时进行总结评估 优化各项制度规则后,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全面注册制。
意思就是当前A股还不会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即使推行全面注册制对当前A股未必是一件好事,并不会刺激A股爆发的。
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
融资融券相信很多股民也不陌生的,而本次证监会表示,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这个消息最直接利好就是证券公司,对整个A股就是属于重大利空。
大家都知道A股有融资融券这个业务,其中融券是当前A股最大的做空力量,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是不气可以理解为进一步扩大A股做空,鼓励做空股市?
如果按照这个去理解进一步扩大融券券源,对下周A股必然是属于利空,恐怕是要拖累股市下爆发了。
汇总
综合通过上面分析得知,关于证监会给市场释放的印花税立法、股市T+0、全面推行注册制、以及融券券源等,这些都是多空相伴,而且也是一个还未落地的利好。
还没有落地的利好就不是利好,按此推测下周A股想要爆发很难,根本也是不可能会爆发的,毕竟A股总体还处于调整,这些消息无法改变调整中的A股行情。
华夏航空第一季度预亏4200万至5500万元,这是什么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旅游市场没有完全恢复,航空业旅客发送量依然不及预期。据媒体报道,华夏航空,日前发布业绩预告,其一季度预计亏损超过四千万,与同期相比,亏损缩小了一般。按照公司的说法,一季度持续亏损主要还是因为,疫情的反复导致航空出行依然受到了影响。虽然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封锁有所减轻,但旅游市场依然没有开放,所以航空业依然不乐观。只是亏损幅度相比于去年减缓了不少。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旅游市场的解封基本是从四月份开始的,所以一季度航空业恢复不明显,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航空业应该会出现迅速得以恢复。因为从清明小长假开始,国内封锁已经基本解除,旅游市场也出现大幅反弹,尤其是五一假期,长达五天的时间,这是旅游市场进一步复苏的好机会。
所以不少机构都指出,未来几个季度,国内航空业有望迎来向好,因为后续分别和劳动节,国庆节等长假期,再加上现在景区基本都恢复了正常,旅游市场得以迅速恢复,未来航空的发送量有望得以恢复。
:
华夏航空4月14日晚间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4200万元至5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9625.44万元。华夏航空表示,报告期内,受到疫情反复和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旅客出行需求大幅下降,虽然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但仍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因执行新租赁会计准则影响,公司美元负债金额上升,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
在2020年疫情影响严重的一年,华夏航空没有亏损,在2021年一季度却严重亏损。可能确如华夏航空所说,疫情反复造成的异地过年和期间如河北、北京等地严格的管控措施造成了这一局面。详细的财务和运营数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疫情明显趋向利好和民航业整体复苏的当下,难免让人产生一些遐想。
谁能提供国内外历年航空事故及原因分析汇总
是的,从2006年开航到现在都没听说过华夏航空有出现什么事故,安全指数特别高,建立了多项安全管理,发挥科技优势提升核心安全,竞争力最大化,降低认为差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