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超八成的OK镜集采来了:河北先行,如何影响市场
并未完全打消市场疑虑。以国内OK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为例,2022年半年报提到,未来若公司主要产品纳入医保范围并实施带量采购,可能出现价降量升的情况,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爱博医疗半年报提到集采政策时也表示,如果公司产品未来不能参与或者在带量采购谈判中不能中标,则将会失去参与带量采购省份、联合或联盟在规定采购周期内的市场份额。如果公司产品在带量采购谈判中中标,而中标价格大幅度降低,则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格,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毛利率。
此次OK镜集采仅限于河北一省,影响范围有限,但也释放了OK镜集采的信号,而且不排除未来有更多省份或联盟参与,而这背后搅动的将是一个千亿市场。
东兴证券2020年的一份研报指出,2019年我国角膜塑形镜产值约为87.1亿元,全国范围内5-19岁学龄段的近视患者数量达到1.4亿人,按2030年规划要求小学、初中、高中近视率分别控制在38%、60%、70%以下,假设OK镜渗透率在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16.5%、13.5%,合计使用人数为1702万人,假设单副OK镜费用与后期维护费用为1万元,OK镜市场空间有望达到约1702亿元。
角膜塑形镜的另一大特点是高毛利率,毛利率超过80%。欧普康视的销售收入目前主要来自角膜塑形镜及其相关产品,半年报披露,硬性角膜接触镜毛利率达到89.3%。爱博医疗在2021年报中也披露,角膜塑形镜毛利率达到83.95%。
集采到底会如何影响OK镜市场依然需要继续观察。爱尔眼科在上述调研活动时认为,即使未来集采,公司认为也不是坏事,可以以价换量。现在OK镜的普及率还很低,价格很高。公司要有所作为,要采取行动,让更多的孩子用上OK镜。未来OK镜也会有多层次的产品,有高端的,有普通的,也有给相对贫困家庭使用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