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基金一哥(股票基金一哥)
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每个人都知道炒股赚钱,所以股市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人。 不仅有散户和机构,还有民间募捐等。 与散户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资的名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一、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被称为“葛老板”,从2000年开始投资股票市场,多次爆仓,曾经轻生。 2004年读了大量巴菲特的书,理解了投资的真正信息,操作能力迅速提高,近6年的年均收益率为120%,华尔街被称为“东条英机”。 现在拥有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排行榜216名。
二、王亚伟
王亚伟在曾经的“公募一哥”中,华夏基金在5年内获得了74.8 %的总收益,成为业界神话。 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敏锐,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 但由于他的操作风格太果敢,2016年基金表现严重,王亚伟从神坛上掉了下来,但现在涅槃复活,带着240亿规模的基金复活,年化收益超过70%,回到了高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 2000年进行期货投资,从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 独特的“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进行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之称。
四、蒋菲
蒋菲,史上最强的散户,25岁就靠炒股赚了4亿美元,一夜成名。 她背景神秘,人品低调,所以其财源非常有争议,但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来看,我们看到她是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做出了那个决定,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一派。
五、赵丹阳
赵丹阳,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 2007年、2014年两次狙击a股,使股价大吃一惊。 他擅长研究基本面,能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李大空把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比。
六、树林广阔
2010年600万元的多棉持仓以3万元赚220倍到13亿元,2011年1亿元的空棉以1万元赚7亿元,被称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进入市场,损失7亿美元后,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的“投资狂魔”是高甫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 他投资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芦”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佳股权管理基金。
八、裴国根
裴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立重阳投资,成为掌门人。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债市,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称他为“香港股神”。 1969年开始投资生活,以5000港元购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资产,创造了“40年附加值4万倍”的神话。 他主张“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遗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结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经的“私人计划”,被称为“宁波涨水停板敢死队”的队长,17岁时将3万市炒至40亿元,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骄傲群雄”。 遗憾的是,2015年操纵证券市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资神话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羡慕他们丰富的打扮吗? 股东如果想有他们那样独特的观点,就必须对股票市场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和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
国内有哪些传奇的基金经理,个人经历如何?
裘国根。中国最大的私募重阳投资的老大。科班出身,研究生阶段(91年),自己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五个月完成《股票债券全书》中100万字书稿。曾在君安证券工作,96年成立衣马投资。财富增长主要是抓住97年、07年两次大牛市,更重要的是在熊市期间依旧实现了财富的稳定增值
“私募一哥”徐翔是如何从3万炒到250亿的?
“私募一哥”徐翔,因为3万炒到250亿的传奇经历,被誉为炒股神话,虽然现在被拉下了神坛,他的事迹还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徐翔也不是只靠炒股从3万赚到250亿的,中间要借用杠杆、私募、信托等工具来实现财富的翻倍,再加上股市行情看得准,才能做到快速聚集财富。
第一,18岁的徐翔放弃高考,专心投资股市,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九十年代初,A股还不设涨跌幅限制,那是庄股横行的时代,散户根本没法玩儿。徐翔直到97年才逐渐摸清门路,玩涨停板打板模式,打板主要是依靠概率和速度,得对交易情绪有很高的敏感和把握度,等到97年5月份牛市来了,这会儿才是散户的第一次爆发进场。大部分老股民都是97年被忽悠进来的,那会儿的徐翔已经是经验老道的股民了。
到03年的时候,他的资产已经上亿了,从3万到上亿用了11年,这年他才26岁。到了09年,身价百亿的徐翔开始转场私募,后来玩起了老鼠仓,操作股价,才终止了半生传奇。
第二,徐翔的炒股思路,有些东西还是能拿来借鉴的。
1、抄底“黑天鹅”
2011年底,因研发乙肝疫苗股价一路飙升的重庆啤酒,在宣布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后,被认为长期以研发乙肝疫苗为概念炒作股票,遭遇连续11个跌停,徐翔却在这个时候以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二次揭盲失败后的重庆啤酒继续跌停,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抄底买入3000万股。之后,重庆啤酒重新上涨到35元,徐翔在高位卖出。
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称受北海异常冷水团的影响,三季报出现大幅亏损,停牌两个月,复牌后股价连续三个跌停。在第三个跌停收盘前15分钟左右,徐翔常用五个营业部席位买入4.16亿,股价瞬间被拉升,最后仅下跌了1.44%。第二天股价上涨了9.97%,五个营业部共卖出了4.61亿,徐翔赚了4500万。
当然,徐翔并不是盲目抄底重庆啤酒和獐子岛,重庆啤酒从股价80多暴跌下来有反弹预期,以及春节红包行情打响,让他敢于抄底重庆啤酒。而獐子岛,主要看中了复牌前獐子岛集团管理层承诺采取一定方式对公司的损失予以补偿,以及证监部门对獐子岛的“无罪判定”。
2、押宝重组
徐翔多次押宝重组概念股,获得丰厚的利润,例如东方锆业。2014年初,东方锆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称拟收购浙江锆谷科技,而徐翔的泽熙投资旗下的私募产品在前一年末已持股东方锆业151.15万股。此外还有吴通通讯、中青宝和鹏欣资源等等,踩点都非常精准。
3、玩转定增
2013年9月,鑫科材料以每股5.16元发行了1.76亿股,募资约9亿,其中,徐翔的泽熙增煦斥资2.57亿位居认购份额首位。2014年8月,鑫科材料推出了“10转15”的中期分配预案,泽熙增煦持有的股份也增至1.245亿股。解禁期一到泽熙迅速抛出,盈利近2倍。此后,徐翔频频入手上市公司定增,例如南洋科技、华丽家族、准油股份、华东重机等,赚得盆满钵满。
总之,徐翔的投资方式,可以借鉴,不能生搬,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再者,徐翔确实存在很多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一方面更是要避免盲目崇拜。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