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阅兵仪式有什么异同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阅兵传统,5月9日举行胜利日阅兵,11月7日举行十月革命胜利纪念阅兵 。苏联时期,很长时间是在五一节举行阅兵式,1965年之后,五一节阅兵改为5月9日胜利日阅兵 ,一直持续到解体 ,苏联最后一次胜利日阅兵是1990年。
中断了四年之后,俄罗斯在1995年恢复了5月9日的红场阅兵 。2005年恢复 了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的纪念活动。
在俄罗斯的阅兵式上,迎军旗是阅兵的重要仪式,因为胜利旗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象征,每次阅兵开始,旗帜由护旗手高擎至阅兵队列前方,分列式开始后,在三军仪仗队之前通过红场 ,胜利旗1965年首次出现在红场阅兵式 。
叶利钦执政时,曾下令除去俄罗斯军旗上的镰刀斧头,2007年,在普京的干涉下,俄罗斯杜马通过了新的《胜利旗法》,胜利旗恢复了镰刀和斧头原样 。
胜利旗上的俄文: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79步兵军,库图佐夫二级勋章获得者,伊德里茨第150步兵师 ,这是苏军总攻柏林帝国大厦时插旗部队的番号。
经 典
在苏联历史上,有两次震憾世界的阅兵式。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 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坚持在红场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式,苏军部队参阅后直接开赴战场,投入莫斯科保卫战,成为世界阅兵史上仅有的一次实弹阅兵。
当然,这些战士大多数都没能回来。
1945年6月24日, 苏联举行了卫国战争胜利大阅兵,参阅方阵由前方凯旋归来的各支荣誉部队组成 ,朱可夫骑白马检阅部队的镜头,是这次阅兵的闪光记忆 。
还有倒执在胜利者手中、掷于列宁墓下的无数纳粹军旗
装 备
除了检阅各军兵种受阅部队 ,苏联阅兵一个重要的看点是新装备的展示,在东西方冷战时期,在苏联的阅兵式向西方宣示军事威慑力量的同时,西方也把苏军阅兵作为掌握苏联军备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 。俄罗斯阅兵也是俄制兵器
俄罗斯“山毛榉”M2E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系统性地从装备发展规模和速度来看,常规武器,俄军已不复当年苏军的辉煌 。
军乐
苏联和俄罗斯阅兵的另一个看点是阅兵军乐。
俄罗斯的阅兵军乐,特别是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之前的作品,是苏联军乐的巅峰,《神圣的战争》《苏军之歌》《越飞越高》《近卫海军海军进行曲》。。。曲目繁多,不胜枚举 。
战后的一些优秀作品也频繁出现在阅兵式中,如《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候鸟》。。。
俄罗斯阅兵曲的一大特点是不拘一格,传统的进行曲可以用来阅兵,电影插曲如《士兵叙事诗》、《出发》等等也能阅兵,改个节奏就用,前年甚至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的抒情歌曲换了节奏用上了,其曲目选择范围之广、军乐队水平之高,确实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近十年的俄罗斯阅兵,也比较偏重沙俄时代的进行曲,如《英雄》、《光荣的凯旋》等等,《告别斯拉夫女人》就不说了,几乎阅兵必奏。而大批极富进行曲韵律的作品如《光荣的近卫军》、《军礼的欢呼》、《贝阿铁路进行曲》等等,半个多世纪都没能在阅兵式中排上队 。可见苏联军乐积淀 之深厚。
上次解放军参加俄罗斯阅兵式,出场时俄方专门给配了《喀秋莎》,他们肯定知道这首歌曲在中国很有知名度。《喀秋莎》在俄罗斯的阅兵式上出镜率并不高。
比较
中国和俄罗斯的阅兵,可以说各有特色,都代表世界顶级水平。
两者在队列的整齐度及大排面的训练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也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不用多说。
俄罗斯的特点是,参阅士兵的表现较为轻松,整体队列和个人动作在整齐中透着威猛霸气,阅兵程序比较丰富,装备方队的武器水平也比较高。
而我军的特点更加鲜明,整齐度世界第一,参阅官兵严肃内敛,摆臂标准和步速步幅适合我们东方人的身体特征,特别是我军独有的行进间劈枪,上次阅兵手持03式步枪的方队又做出了这个经典动作,深受观众好评,此前曾经有些年头不见了,这个传统不能丢 。
至于装备方队,随着这几年我国国防科研水平和列装速度的加快,今后超出是可以期待的。
我们最大的短板,应该是在军乐这一块,建国以来,我们的阅兵就是那么几十首甚至十几首曲目,虽然这些曲目大多是伴随着我军的成长且多都创作于战争年代,代表着我军的历史内涵,但随着时代变迁,从军队建设的发展,受阅方队兵种的多样化和社会受众的需求来看,需要有一些新的进行曲来丰富阅兵曲目,更好地反映新时代的强军脉搏和军人风貌 。
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关注我哦谢谢!@叼丝章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