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四川今夏缺电:能源转型是“走太快”还是“不够快”?

2022-08-29 12:57:19

  显示,四川遭遇了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另一方面用电需求急剧攀升。一减一增,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显示,缺电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此前对四川已按最大输电通道能力实施了跨省跨区支援——按最大能力支援,为啥四川还缺电?一个重要原因是输电能力本身有限。川观智库从多个渠道当时出现了省外电力“送不进来”,省内电力往负荷中心“送不进去”的现象。

  多位专家提醒,这是四川需要引起重视的盲点问题。过去由于水电丰沛,四川更多考虑电力“输出”而非“输入”,没有足够重视输电通道的双向输送能力建设。至于储能,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表示,我省为清洁能源配套的储能能力相对不足,抽水蓄能等项目还相对较少。

  如何统筹能源转型与安全?

  ●在已有规划基础上,四川在风能、太阳能开发方面还要“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

  ●建议推动四川电网提档升级同时,提升和西北等地跨省电力互济能力

  ●建议迅速着手准备今冬明春、明年夏季的能源保供,部分在建发电项目可尝试扩容

  基于上述分析,受访专家从“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增强电网和储能项目建设”两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需要水风光多能互补。川观智库注意到《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了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较目前情况均有大幅提升。对此受访专家普遍建议,四川在风光开发方面还要“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至于具体多快、多大,应科学研究确定。詹巍特别建议,四川可着重加强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算资源账,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到全省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逾850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不到200万千瓦;算经济账,根据詹巍研究,目前省内剩余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水电开发成本每千瓦预计要超过1万元。而光伏发电的这个数字约为4000元。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0.3元左右,和煤炭发电成本接近。

  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也需要其他稳定电源支撑。一是推动燃气发电。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甘霖建议,基于城市和周边工业园区需要和战略发展规划,超前布局燃气发电。二是推进分布式能源。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廖文杰建议促进分布式能源推广利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建筑楼宇、创业园区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同时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探索分布式能源商业运作模式。三是推动现有煤电转型升级。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磊提醒,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推动向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等进行转型升级。向柳表示省内火电厂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建议进一步优化对火电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至于电网和储能项目建设,对内而言,受访专家建议推动四川电网提档升级,特别是加快建设各地至负荷中心输电通道、加强外电入川电力通道建设,解决“有电送不出、外电进不来”问题。此外,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表示,目前部分电厂仍实行“点对网”的输电方式,建议争取改为“网对网”的主流方式,以增强四川电力调控能力。多位专家表示可争取先在新建项目中探索实行。对外而言,建议提升和西北等地跨省电力互济的能力,争取国家支持从甘肃、西藏方向建设电力入川通道,确保四川稳定服务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同时,也保障全省能源电力供应。对储能项目建设,受访专家强调风、光等新能源开发要和储能同步发展。通过“新能源+储能”来解决新能源发电可靠性问题。

  多位受访专家提醒,上述建议有一个隐藏前提——时间。实践上述建议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见效。然而短期内四川还面临两个课题:今冬明春、明年夏季的能源保供。

  综合受访专家观点,这是现实而紧迫的挑战。根据预测,极冷天气有可能在今年冬季出现,这意味着供暖需求增加。而冬季又是枯水期,水电供给减少。至于明年夏季,也需要做好再次应对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的准备。

  如何应对眼下的挑战?受访专家建议迅速着手准备,包括加强电煤供应保障、前瞻性做好水库蓄水、抓紧提升现有发电机组生产能力等。詹巍特别建议对省内在建光伏电站等进行评估,条件允许可实行扩容,从而实现在数月内新增发电能力;同时可进一步挖掘企业端节能潜力,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加强对全社会节能和低碳生活宣传。

  多位专家还提到,要进一步巩固产业界信心。王海林建议在做好电力保供同时,可明确延续我省水电消纳示范区政策,传递我省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的明确决心。同时多位受访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好企业解释工作,及时打消企业来川投资顾虑。

  

下一篇:中融基金新聘两名资深高管
上一篇:苹果采用M2Pro和M2Max芯片新MacBookPro已进入开发和测试阶段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