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原原种繁育 让科技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

2022-08-25 21:31:15

  脱毒马铃薯根系发达、对营养物质以及水分吸收的能力强、适应气候能力强,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被称为增收致富的“金种子”。自2020年3月通渭县融通协作扶贫陇阳设施蔬菜产业园建成投产以来,已繁育超过1000万粒的马铃薯原原种。

  初秋,走进通渭县融通协作扶贫陇阳产业园连栋智能温室里,七八个来自周边的妇女正在定植今年的第二茬马铃薯脱毒苗,她们一手拿苗,一手用镊子均匀地将幼苗插在苗床上,动作娴熟、快速。

  “一年就是两茬,第一茬已经采收了,第二茬已经开始种植,预计11月份开始采收。”通渭县融通协作扶贫陇阳产业园技术负责人魏晓光介绍说,前不久,第一茬90万株脱毒苗繁育的马铃薯原原种已采收完成,共采收微型薯135万粒。

  种薯是马铃薯产业的“芯片”。随着马铃薯消费市场的变化,人们对中早熟菜用型、加工型专用型等马铃薯品种的需求增多。为适应生产区域及营养需求,通渭积极致力于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于2019年整合东西部扶贫资金615万元,在陇阳镇建成东西协作融通产业园,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和原种的试验推广,从源头改进种植质量,增加农户马铃薯种植的优良率。

  “繁育的是适合咱们当地种植的几个品种,如陇薯15号、青薯9号、早熟V7、陇薯10号。”魏晓光是融通产业园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产业园内脱毒种薯繁育的技术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大到接种室、组培室、炼苗室、温室的管理,小到一个培养基的摆放方式、一颗幼苗的定植株行距,他都亲自过手。

  “这是一项技术活,省农科院是培育,而我们是繁育,但即使是繁育,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魏晓光介绍说,在脱毒苗繁育过程中,从枝叶扦插、分苗到形成核心组培苗,最怕的就是污染,这期间,必须用十二分的细心严谨,严格规范操作,才能确保苗子的质量。目前,产业园通过不断加强种薯生长期的科学管护和科学植保,已形成规范完善的繁育体系。

  “通渭生产种子的不多。生产的马铃薯薯形好看、口感好、产量高。”魏晓光说。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加持。魏晓光是马铃薯种子行业二十多年的实践者,而像吕彦霞一样的科技特派员则是带着理论技术和真情为企业服务。

  “在工作中,我积极帮助企业创建马铃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园,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申报,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帮助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吕彦霞于去年三月份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融通产业园,在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技术指导、人才培养、专利申报等多方发力,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一臂之力。

  科技护航产业,产业带来收益。“每天有活干,一天80元,家里忙的时候就回家干活,家里闲了就来这里干,我已经干了一年多了。”产业园的建成投产,也让像通渭县陇阳镇陇阳村村民周霞这样的附近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据通渭县融通协作扶贫陇阳产业园负责人李远志介绍,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农户”模式,按照“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销售、统一指导田间管理”的方式,已形成马铃薯、设施蔬菜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下一篇:光启技术:上半年净利润1.8亿元 同比增95.38%
上一篇:Moto G72获得FCC、BIS认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