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TM机不断瘦身 智能化改造成趋势

2022-07-30 20:43:52

  随着支付手段越发便捷,ATM的高光时刻再也不见。近日,《证券日报》

  今年4月份,根据央行公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1年末,全国ATM机为94.78万台,较上年末减少6.6万台;全国每万人拥有ATM机6.71台,同比下降7.34%。

  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银行ATM机呈现连续三年下降趋势,数量由2018年末的111.08万台降至2021年末的94万台左右,降幅达15%。

  “目前由于使用率降低,银行已经主动撤掉部分ATM机。”某银行网点大堂经理表示,ATM机在长期不使用或使用频率很低的情况下,日常运营维护费用仍需照常支付,存在很大运营及维护的成本。

  ATM业务骤降的背后,是非现金业务的增长。根据央行披露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21年,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和10.03%。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749.69亿笔,金额2976.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9.75%。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022.78亿笔,金额2353.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2%和8.25%;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金额526.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3%和21.94%。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

  为应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各家银行开始对ATM机进行改造,通过智能化改造向自助终端转型发展。此外,也有银行对ATM机进行了升级改造,例如推出人脸识别技术,刷脸存取款功能。

  据多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尽管移动支付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仍有不少人有使用现金支付的需求,比如老年人群体和一些受限于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人群。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当前随着现金需求量的减少,ATM机在银行网点的密度正在降低。未来,ATM机肯定能逐步发展为更加全面的银行智能化自助业务办理终端,将大量网点承载的功能整合到智能自助业务办理终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人民币等数字化支付方式全面铺开和普及后,对ATM机也有很大的升级需求。例如,2021年6月份,工行、农行在北京部分网点ATM机已启动数字人民币存取现功能。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伴随“智慧网点”“数字人民币ATM机”等项目推进,一些具有智能化、一体化特点,应用了最新技术的设备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因此,ATM机一方面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潮流,对业务流程及终端设备实施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需要洞察用户的实际需求,从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价值挖掘等层面切入来增强使用频率、发挥更大价值。

下一篇:卖菜又放贷 趣店何趣之有?
上一篇:热门股将被大笔减持!减持市值达8.7亿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