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密集出台政策激活消费市场,小小消费券如何撬动大市场

2022-07-20 07:51:00

  后,杭州市上城区世纪联华生鲜超市清波店店长张堃立即忙碌起来。

  “消费券的刺激效果立竿见影,8号晚上来店里购物的客人就多了起来,门店日营业额从1.5万元增长到1.8万元,9号直接超过3万元,创下今年以来日营业额纪录。在消费券的刺激下,门店生意逐渐回暖,7月中旬以来销售额保持平稳。”张堃告诉

  “消费者减少支出得了优惠,我们商户增加客流得了实惠。”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盒马鲜生商超负责人朱冠明同样感受到了发放消费券所带来的客流量回潮现象:7月8日杭州发放了第三期消费券后,在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内,余杭地区盒马鲜生商超单日营业额较之前上涨10%左右。

  从中长期来看,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不只是应对疫情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更是长期战略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杨耀武指出,客观来讲,我国消费发展水平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差距,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仍较低,尤其是服务消费有很大潜力空间;从消费支出规模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尚待释放;消费发展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待提升、流通循环和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等。

  “为了从容应对新征程上的惊涛骇浪,要‘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须将扩大内需和全面促进消费作为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说,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从长期看,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持续做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促消费表面上看是一个消费问题,本质上是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分析,要促进消费,首先要保证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工作和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短期看,在疫情冲击下,重点要保住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这样才能保住收入、保住消费。长期看,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并结合各项改革措施,持续做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为中低收入人群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证其收入的可持续性。

  市场主体稳了,劳动者的就业饭碗端得稳,才能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系统部署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其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这是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进而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一个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有超1.5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减税降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等纾困举措,一些外卖平台等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降低佣金帮助中小商户渡过难关。

  近年来,刚性支出占比过高制约居民消费增长。在老龄化加速等因素作用下,居民对未来刚性支出的预期会进一步降低消费意愿,必须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消费减少后顾之忧。

  围绕如何更好地挖掘消费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今年大年初一,舞剧《只此青绿》杭州站演出开票,仅7分钟售罄;3月,全国巡演海口站演出场次一加再加。有观众为多看几次演出,从北京一直追到海南。

  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不仅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而且形成了更加追求创新和变化、更加偏好新产品和新体验的消费文化。消费升级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人们身边上演。这也表明,只要有创新优质的供给,就有望培育市场新的增长点。

  “瞄准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让人民群众‘能消费’;通过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让人民群众‘敢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愿消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耀军说。

下一篇:世纪佳缘回应相关传言:个别管理层人员正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
上一篇:苏州公积金封存后怎么提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