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开设20万家“授权店” 趣店预制菜能否破圈
预制菜”品牌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三年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对于这一布局,罗敏否认其为加盟模式,而解释为是以不收取任何费用进行品牌授权,来售卖预制菜产品。由此可见,趣店预制菜将通过不同模式的线下和线上渠道进行布局。分析认为,趣店预制菜的规划能够快速实现新业务的启动,从而实现扩张。不过,对于预制菜行业而言,供应链、研发能力、认知度、口味还原度等均是当下预制菜行业的痛点,这也是趣店预制菜要面临的挑战。对比市场前景,站在新风口下的趣店预制菜才刚刚起步。
从线下转战线上,如今,趣店预制菜又准备重回线日,美股上市公司趣店集团旗下“趣店预制菜”品牌召开战略发布会。“我们在未来三年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会上,罗敏介绍了趣店预制菜未来三年的品牌创业伙伴战略规划。
对于上述规划,北京商报
对于授权用户,则需要经过趣店预制菜标准筛选。另外,对于资金方面有困难的用户,公司还将向其提供一年的免息贷款。按照趣店预制菜目前的规划表,该品牌2022年将开设10000家门店,2023年门店将达到50000家,2024年将拥有200000家门店。
大批量开设线下门店的同时,趣店预制菜并不会放弃线上业务。罗敏表示,即便开设了线下门店,趣店预制菜还将继续布局其线上电商业务,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小程序等渠道。对于线上线下的结合,罗敏设想在线下门店达到一定规模后,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订单由收货地址附近门店进行派送,从而达到最短时间收到商品。
据了解,趣店集团创立于2014年3月,为金融技术服务公司,于2017年10月1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趣店集团今年4月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在厦门启动了一项关于食品的新战略业务计划。
从趣店预制菜规划上不难看出,其希望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条腿”走路,而规模化是其接下来主攻的方向。实际上,规模化对于投身于预制菜市场的企业而言是重要的指数,成为产品损耗度、获客率以及成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北京商报
罗敏告诉北京商报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表示,事实上,结合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两种销售渠道能够互相导流获客,从而彼此赋能。对消费端而言,开设线下门店提升配送时效,从而提升消费者体验。从企业端而言,趣店预制菜也能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品牌化和规模化的快速扩张。
疫情的催化下,餐饮行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料理包在内的预制菜已成为餐饮业发展的热点。不过,从整个预制菜市场而言,如今仍处于初级阶段,同质化严重、性价比低、消费认可度低等问题也确实存在。而各个涉足企业仍在摸着石头过河。
罗敏也坦言,生鲜类产品本身的属性在整个链条上存在一定风险性,对于趣店预制菜而言,成本问题和履约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预制菜市场本身而言,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行业的创新是企业端需要去推动的。
高级经济师、产业经济投资专家邓之东认为,预制菜赛道虽是这几年来的热点,但限制品牌发展的因素也颇多。邓之东指出,预制菜赛道门槛低,近年来入局的企业成井喷式增长,但同类型的生产商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居多,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集中度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覆盖范围与群体较小,影响其市场份额。另外,预制菜对于冷链技术要求高,物流成本与产品新鲜度限制了产品配送,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预制菜龙头企业。此外,预制菜行业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食品安全及品质也是布局难点。
文志宏表示,趣店预制菜所属的趣店集团对于互联网玩法较为熟悉,懂得如何销售产品,而且具备一定的用户基础。但供应链、产品研发、味还原度都是当下预制菜行业的痛点,这也是趣店预制菜要面临的问题。作为跨界的非餐企业,趣店预制菜在供应链管理上需要下功夫,因此需要有好的供应商与其一起配合,从而更好地布局预制菜。另外,趣店预制菜还需提升选品和品质把控力,从而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