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再发声严禁投行薪酬与项目直接挂钩:多数券商拥抱监管 个

2022-06-10 04:40:23

  监管层接连出手保障发行保荐质量。

  近期监管层密集发文,多管齐下督促券商投行归位尽责。而作为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以及促进证券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被监管多次点题。

  为探究目前券商投行人员的薪酬体系,《证券日报》

  监管出手规范薪酬机制

  多数券商积极拥抱监管

  为指导证券公司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5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注册制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监管的意见》明确,证券公司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问责机制,不得将从业人员薪酬收入与其承做或承揽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不得以业务包干等过度激励方式开展投资银行业务。4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建立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反映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要求,避免短期、过度激励等不当激励行为。

  此外,5月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提到,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睿对《证券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从《证券日报》

  华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

  该投行人士同时表示,“据我了解,由于此前薪酬机制采用纯粹的提成制度而出现诸多弊端后,目前多数券商应该都选择执行共享机制,只是在执行程度或方式上可能有所差异。”

  华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员告诉《证券日报》

  “目前各家券商对投行从业人员考核方式不一,项目收入应该并非最大因子,有的券商已将执业质量、合规情况等加入考核标准。”另一家券商投行内部人士表示。

  个别中小券商疑打“擦边球”

  招聘人员佐证相关现象

  不过,

  西南地区某中小券商投行人员告诉《证券日报》

  还有券商则给员工下了“封口令”。华北地区某中小券商投行内部人士坦言,“薪酬机制是敏感话题,公司要求员工不得向外透露。”

  在

  对于个别中小券商执行和项目收入直接挂钩的薪酬制度,前述华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认为,相关做法涉嫌违规。但他们可能不是以直接挂钩的形式表现出来。

  该投行人士解释,规范券商投行从业人员薪酬制度,更多还是想避免因激励机制与纯粹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导致从业人员为博高收入而冒险承揽高风险项目的现象发生,这既有潜在风险,也不利于证券业长期健康发展。

  前述华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员也持相同观点,他坦言,“如果奖金与项目收入直接挂钩可能会促使回报过高,过度激励容易导致个别人做坏事。例如,为承揽业务忽视项目质量,甚至会‘协助’发行人造假等。”

  北京市证信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季境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

  此外,个别券商投行人员薪酬与项目直接挂钩等现象,在第三方招聘平台的招聘人员处也得到佐证。

  《证券日报》

  另一位招聘人员则稍显谨慎,要求《证券日报》

  季境认为,中小券商与头部券商在投行业务方向的竞争,无论是从过往业绩、还是品牌效应来看往往优势较小,于是个别中小券商投行秉承所谓的“狼性文化”,仅看结果不问过程,进行承销保荐牌照的承包,力图快速发展业务获得高收益,而罔顾了品牌建设、团队的胜任能力、业务的质量问题,以短期结果为导向必然会导致执业质量低下、内核风控向业务发展让步等问题。而注册制试点以来,对中介机构尤其是主办券商的责任及能力要求更高,承担的义务也更大,一旦出现问题,品牌、业务和法律责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业界:薪酬制度

  应以质量和科研为本位

  前述华北地区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认为,“过度、超常规的激励机制确实需要调整。直白点说,投行从业人员从事的是牌照业务,过高的薪酬与个人贡献度不成正比,更何况还离不开市场红利的支持。”

  谈及相关规则给各家券商带来的影响,该投行人士坦言,影响应该不大,毕竟大家在统一尺度下,相对比较公平。

  李睿认为,根据相关规则的要求,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范围、幅度的降薪等,但加强证券公司的薪酬管理、规范证券公司薪酬分配行为,确实非常重要且十分紧迫。

  李睿同时表示,因专业性强,工作强度高,证券从业人员获得更高水平的报酬有其合理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长效合理的薪酬制度,更能激发行业及从业人员以更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服务。

  季境认为,对薪酬制度的调整或许会导致一些员工和项目的流失,整个行业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短期或有降低,但这是证券行业的一种理性回归。

  “在资本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应严格限制以透支未来发展而追求眼前利益,仅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个行业的行为。”季境建议,券商秉承高质量、前瞻性发展的态度,制定以质量和科研为本位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监管机构形成互动关系,主动拥抱监管不仅是企业安全和保险,还是稳健和高质量发展的便捷之路。同时,券商可积极采取股权激励、公司内部文化发展等多元化激励措施,促使员工分享整个公司的成长,保障整个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扭转不顾风险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的倾向,使得投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下一篇:政策工具接续发力 护航基建钱路广
上一篇:原油供需趋紧 欧美自救补缺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