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春天”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春天
——市政协开展2022年第一次双月视察暨党外委员视察福州市数字经济建设活动侧记
数字经济已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经过半天的数字经济之旅,市政协委员林雯对福州数字经济建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数字经济的未来也更有信心。
30日,市政协委员、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分成三组,赴鼓楼区、马尾区、长乐区、永泰县,实地感受福州市数字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数字浪潮下,数字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永泰县丹云乡,数字+农业深深影响着传统的养殖方式。
走进永泰县金蛋发展有限公司,浓浓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在这里,5万只鸭子养殖,只要1台机器人。自动化环控系统、自动上料供水、自动清粪、自动集蛋等智能化系统,让管理既简单又便捷。
数字机器人化身饲养员,付出的人力少了,产量却提高了。这一变化,让委员们拍手叫好。不少委员建议,要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手段升级、改造、提升农业产业,为农村产业振兴增添新动能。
数字和农业的结合,能够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帮助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农业企业发展的趋势。市政协委员郑升尉建议,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在福州软件园黑科技场景展馆,42家企业的78个黑科技产品展现智造未来,美好生活,让委员们眼界大开。探索数字应用场景,开拓数字产业市场,让更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落地福州。市政协委员邹勇志建议道。
视察过程中,不少委员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度也提出建议。
市政协委员林雯建议,要发挥数字经济企业领头羊作用,从个体转型上升到产业协同转型,形成矩阵效应。
市政协委员李玉华建议,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列入绿色改造的内容,保留后备电源的储能备用功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洪水、泥石流多发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线数据通信基站用得较多,以此保障农村的互联网+和数商兴农行动,有效解决重大灾害情况下的断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