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或将迎来“华丽转身”

2022-03-23 18:57:11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实施,资管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绝大多数不能成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来说,他们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大的生存压力。在理财全面净值化的时代,中小银行如何转型突围成为了业内关注的重点。

  在风险和压力倍增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亟待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国信证券(9.920, 0.00, 0.00%)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对于手握大量忠诚本土客户的中小银行来说,从理财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是合乎行业发展逻辑的战略选择。

  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市场监管规则不断完善,规范化发展持续推进,理财子公司已经成为理财市场最重要的主体。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若想继续参与理财产品的销售,只能通过成立理财子公司或者走代销的发展路径。

  “从行业发展来看,设立理财公司的门槛难以达到成为中小银行面临的难点。”普益标准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当前,成立理财子公司对银行有着较高的要求。多数中小银行受制于自身投研能力、资本、人才等资源劣势,并不具备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条件。

  业内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对其具有重要意义。“财富管理业务并不是简单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是提升客户黏性的重要方式,这也是财富管理业务最核心的价值。”王剑认为,布局财富管理业务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项合乎行业发展趋势的选择。

  和高净值人群相比,我国大众和富裕家庭仍占绝大部分。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我国个人金融资产将达到332万亿元。其中,大众客群和富裕客群个人金融资产分别为179万亿元和50万亿元,两者的金融资产份额总和接近70%,远高于高净值人群。

  除此之外,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财富管理业务还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传统存贷业务面临的多重压力。中小银行当前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以存贷业务为主,伴随着存贷利差的趋势性收窄,银行资本内生补充难度更大。

  布局财富管理业务虽然是中小银行在全新监管环境下的出路,但是在财富管理的路上却面临着重重困难。王剑认为,中小银行参与财富管理业务不仅存在着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和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

  “中小银行在品牌、网点、投研等各方面都远不及大型商业银行,在拓展财富管理业务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王剑分析称。同时,中小银行业务模式相对单一,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金融需求也相对较少,这决定了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与其他业务的协同会明显弱于大型商业银行。

  “因此,并不是每一家中小银行都适合独立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认为,中小银行独立开展财富管理业务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客户规模,另一方面,财富管理业务能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形成一定的协同,带来一定的间接收益。

  面对诸多困境,近年来,中小银行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上也呈现出了战略定力不够、业务定位不清晰等问题。王剑表示:“当前,多数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仅落脚在理财产品销售上,甚至很大一部分中小银行误认为理财与存款是替代关系,因此,在理财业务开展上也表现得定力不够。”

  业内专家认为,资管新规的出台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或许是一个转机,可以让部分中小银行回归到真正的财富管理业务,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当前,银行业的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大型商业银行“全面开花”、股份行“做优做精”、城商行农商行“精耕本地”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中小银行在拓展财富管理业务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本地客户的了解程度更深。”王剑认为,基于此,中小银行应该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进一步深化地缘优势,深挖本地客户的需求,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逐步形成“小而美”的竞争优势。

  建立多重化的细分客户体系是中小银行拓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基础。“中小银行的资源和条件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全部要求。”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建议,中小银行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聚焦某一细分领域顾客的需求作为目标市场,打造拳头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手握大量本土客户的中小银行在从事自营理财业务时,常受制于监管约束和自身禀赋,自有理财产品品类相对单一。“通过代销其他银行或者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中小银行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产品种类不全的劣势。”普益标准研究员张楚惠对记者表示。

下一篇:单边行情是什么意思?单边行情怎么判断
上一篇:中国恒大债务重组方案拟7月底出炉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