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进口利润为负千余元,价格倒挂有望迎转机?
近期内外盘棕榈(11834, -228.00, -1.89%)油价格波动剧烈,国内进口利润恶化加剧,截至3月4日,24度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至-1163.16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15.26元/吨,这也说明外盘投机热度有所下滑,国内价格受供需面支撑表现较为坚挺。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自2021年延续至今。
我国棕榈油供应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其中2021年进口量670万吨,消费量达687万吨。棕榈油作为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之一,消费端存在刚需,而我国油厂库存相较处于低位,这也是为什么在利润倒挂之下,棕榈油仍存在进口需求的原因。
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的大幅倒挂源于产地棕榈油偏紧的供应,马来西亚劳动力短缺引致产量表现偏差贯穿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棕榈油上涨行情。在马棕库存逐步下降至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印尼对棕榈油出口的限制政策将相当一部分供应锁死在国内,令产地近月棕榈油供应更为紧张。
在产地棕榈油供应持续收紧的态势下,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令进口商买兴阑珊,导致近期到港持续偏少。虽然大幅倒挂的豆棕价差严重抑制棕榈油需求,但新增到港不足以满足刚需,棕榈油库存依然出现持续的下滑。
当前国内棕榈油市场主要现状在于进口利润倒挂、累库不佳、高基差下期现回归路径存疑。受利润不佳影响,自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连续数月买船偏低,国内棕榈油市场供应持续受限,下游消费以消耗存货为主,致使国内库存持续处于低位,累库艰难。
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约33.74万吨,较上周减少0.28万吨,同比减少38.5万吨,降幅53.29%,降至统计以来新低。在供应端短缺难解之下,年后下游刚需有启动趋势,油厂因此提高基差,据统计,截至3月4日,国内油厂最高基差涨至05+1700元/吨。
近期国际市场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俄乌冲突。一是,俄乌冲突下原油价格不断上行,生柴消费预期大涨,棕榈油作为生柴掺混原料之一,也是当前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二是,俄乌均为全球油脂主要产地,其中乌克兰和俄罗斯葵花籽油的产量占全球葵花籽油总产量将近60%左右。冲突影响黑海运输,葵花油出口受阻,该短缺将由棕榈油及豆油等油脂来补充,将提振棕榈油消费需求。
另外,MPOB即将公布2月的马来供需数据,据已公布的高频供需数据显示,产量端SPPOMA预估2月马来产量环比增长3.5%,而其他机构多以产量环比下滑估计,而出口端当前数据显示马棕2月出口环比增长超10%,整体以供弱需强看待,2月马棕或迎来再一波降库。尽管本周有消息称,马来开放国界时间即将确定,但劳工的引入与马棕复产拐点的到来,仍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产区紧供应情况仍将持续。
需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政府将加大生柴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仅继续提升生物柴油分配量,而且会在下半年推进B40,当然,具体落地情况还需要结合当地棕榈油基金情况来看。就印尼目前产量增加有限、对外出口缩减以及国内工业需求进一步增加的局势而言,预计2022年度印尼国内库存会收紧,所以棕榈油供需格局改善的重任落在马来上。而对于马棕,预计上半年累库乏力,全年供需格局改善有限。
俄乌冲突以短期地缘政治风险看待,对原油价格影响短期为主,随着原油价格回吐溢价,植物油的炒作资金将逐步离场,后市以回归基本面逻辑看待。棕榈产地供应端存在紧缺现状,但随着劳工引进政策逐步落地,产量恢复预期较强。国内低库的安全边际减弱,短期多头获利离场,棕榈油以高位回调看待,但在俄乌局势全面好转之前,全球植物油供应端仍有题材可寻,不过仍需注意后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