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轮融资后Keep赴港IPO 仍未摆脱亏损商业变现或成难题

2022-03-03 20:18:34

  2月25日晚间,互联网健身品牌Keep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和中金公司(19, 0.04, 0.21%)为其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若IPO成功,Keep将成为国内“线上健身第一股”。

  Keep成立于2014年底,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2021年月活跃用户及用户完成的锻炼次数而言,Keep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在线健身平台。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上市前,Keep获得了9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但是,目前keep仍陷亏损窘况,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24.58亿元(经调整后为亏损6.96亿元)。

  招股书显示,keep的历史始于2014年9月成立的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2月公司推出了Keep在线健身平台,提供自有结构化健身课程。2018年,公司将产品扩宽至包括Keep品牌下的智能健身设备及配套运动产品,并推出了会员订阅制。2019年,keep的订阅会员达到了一百万人。2020年,公司推出了互动直播健身课程。

  招股书显示,2020年及2021年,Keep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及3440万,其中约有74.1%的人年龄在30岁或以下。2021年,用户在keep平台总共记录约17亿锻炼次数。

  Keep的投资方众多,举例来看,2020年底,Keep完成F轮融资,企查查信息显示,此次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蔻图资本跟投,GGV、腾讯、五源资本、时代资本和BAI资本等老股东也追加了投资,融资金额3.55亿美元,对应公司投后估值约20亿美元。

  九轮融资后,Keep的每股成本逐步提升。至F-1轮完成7000万美元融资时,keep的每股成本已提升至5.19美元。而该数字是2015年6月A轮融资时的40倍左右(当时每股成本为0.13美元)。

  但是在业绩表现方面,keep却一直呈现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Keep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3亿元、11.07亿元、11.59亿元,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来源于自有品牌产品以及会员订阅及在线付费内容的收入增加。

  从keep的营收结构来看,根据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数据,keep主要有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广告和其他服务三大业务,三大业务的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分别为55.1%、32.8%、12.1%。

  而同期,keep的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7.35亿元、22.43亿元、24.58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仍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6.96亿元,可以看出,公司亏损额有所扩大。Keep表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亏损,乃由于我们优先考虑战略路径的制定和商业模式的优化。因为我们战略性地增加了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支出,以进一步获取、激活和留住用户。”

  而在另一面,激增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侵蚀了公司利润。招股书数据显示,keep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在总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44.6%下降到2020年的27.3%。随后,在2021年前三季度,keep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8.18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增加至70.6%。Keep认为“由于该等加大的努力,我们的用户群和会员渗透率均出现增长。”

  她还认为:“keep用户增长空间有限,主要受限于健身市场空间与行业天花板。健身市场需要培育,目前的用户群体仍旧是一二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要扩展有一定难度。keep现有的用户量还是花钱砸出来的。”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截至2020年末,中国为全球健身人群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健身人群(即每周参与两次以上健身活动的人士)于2021年为3.03亿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16亿人,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于2021年,中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指健身人群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为21.5%,美国为48.2%,欧洲为41.2%。

  在中国的在线健身赛道上,keep可谓首屈一指。招股书称,Keep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快速增长并以交付为导向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包括线上健身内容、智能健身设备和配套运动的产品等。

下一篇:网商贷突然关了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是这三个原因
上一篇:东风汽车前2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逾四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