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骤然降温 是风险信号还是底部信号?

2022-02-23 11:48:50

  在A股市场震荡调整过程中,公私募基金发行再次进入“冰点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规模为401.21亿元,相比去年12月下降近六成,备案数量也显著缩水。与此同时,今年1月份公募基金发行份额仅为1188.2亿元,相比去年12月大幅下降。

  公私募发行急剧降温究竟是风险信号还是底部信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A股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从A股历史来看,基金发行遇冷虽然在交易层面增加了A股短期回调压力,但当风险偏好降至低点时,市场往往处于底部区域。

  2月21日,中基协发布了1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数据显示,1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为3635只,环比去年12月下降19.79%;新备案规模为958.88亿元,环比下降43.58%。具体来看,证券类私募备案情况颇为惨淡。数据显示,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为2681只,环比下降18%;新备案规模为401.21亿元,环比下降59.47%。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低迷的情况在公募基金行业也同时出现。据东方证券(12.340, 0.44, 3.70%)研报统计,今年1月各类型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共计1188.2亿元,仅为去年12月发行规模的39.28%,创近一年以来新低。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分别为116.66亿元、823.88亿元和137.6亿元,数量分别为37只、78只和17只。单只基金平均募集份额仅为8.03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募集份额仅为3.15亿元。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分析称,公私募基金1月份发行大幅降温,一方面源于市场行情波动、缺乏赚钱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入市热情;另一方面,去年量化私募的高速发展使得1月份的环比基数上升,在规模快速扩张后,量化私募很难再度成为私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

  趣时资产表示,近期,A股“融资买入额占比”回落至6%附近,融资买入额指标体现市场风险偏好,当前该指标已经低于2018年底、2019年年中和2020年春节假期后等重要底部区域的数值,显示目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从A股历史来看,风险偏好降至“冰点”时,市场往往处于底部区域,当前时点应适度乐观。

  据银华基金统计,将基金发行规模出现显著下降的阶段称为基金发行“冰点期”,近10年以来公募基金共出现了10次发行“冰点期”。如果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测算指标,每次都在发行“冰点期”买入基金并持有至今,正收益概率高达100%,且年化收益率均超过12%。

  星石投资分析称,从2019年以来的发行数据来看,基金发行与市场走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基金发行并非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从交易层面来讲,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回落将加大短期市场回调压力。中长期来看,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资金对经济恢复有望形成一致预期,A股也将随之逐步企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新基金发行困难、市场成交量萎缩等代表市场情绪的多个指标显示A股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下通过持有优质龙头股或优质龙头基金耐心等待或是较好的投资策略。

  淡水泉投资表示,虽然短期市场波动加大,但应该更积极地看待市场投资价值。第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效果逐渐显现;第二,判断市场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投资者预期,当前投资者情绪和预期较低,其实对应较高的投资价值;第三,从A股历史来看,当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

下一篇:康盛股份:公司会根据发展需要 择机考虑股权或债权融资
上一篇:开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0.04%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