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新贵”上机数控2021营收破百亿 热潮过后新预期在哪?

2022-02-20 08:41:39

  快报,称2021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09亿元、16.4亿元,同比增长262%、208%。受业绩利好消息影响,该股股价先是应声上涨,随后又在2月18日下挫3.37%,收盘价报128元/股。

  2022年以来,包括在内的光伏业2021年业绩表现支撑起了资本对光伏概念的热捧。但行业过热苗头已现,引起资本警觉。历经股价“上天入地的洗礼”之后,对于敏锐的资本而言,新的预期又在哪里?

  从单一设备商到单晶硅“新贵”

  上机数控成立于2002年,自2004年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当时已是光伏专用加工设备供应商,以单晶硅生产过程为例,其加工工艺包括截断、开方、切片等。其中,切片是整个硅片加工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要通过密集的线mm 左右厚的硅片,且需保证良率在 90%以上。为减少硅材料的损耗,切割所用钢线的线径极细,一般砂浆线mm,金刚线mm 以下。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数控金刚线年以前贡献了公司主要营收。

  这一设备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 1-6月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69%、87%和 85%。

  但产品单一成为最大弊病。2017年和2018年公司营收维系在6亿元至7亿元之间,增长瓶颈已现。

  统计与制图:尹靖霏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2019年公司开始向下游环节硅片生产商迈进。公司称,在发展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

  这意味着以前为客户制造硅片机,现在自己生产硅片;过去设备用来销售,现在更多自产自用。

  迈向单晶硅生产,巨额投资必先行。

  统计与制图:尹靖霏数据来源:上机数控历次公告

  公司先是更改IPO募资用途用于硅片生产,而后通过可转债、定向增发共计从A股捞金70亿元投入其中。

  2019年5月上机数控与包头政府签署《包头年产5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约30亿元。公司于2019年5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下称弘元新材),生产单晶硅棒和硅片。

  此后单晶硅产能进一步扩大。该子公司2020年7月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总投资28亿元。

  2019年、2020年弘元新材单晶硅产量超过1730吨,18700吨,销售量分别为超1600吨、18530吨。单晶硅的产量和销售一年时间均同比增加约10倍。而原来的业务光伏专用设备的销售呈下降趋势,2019年销售出325台,2020年销售近170台。

  图片来源:上机数控2019年年报

  图片来源:上机数控2020年年报

  2019年傍上单晶硅后,公司营收开始跨上新台阶。

  统计与制图:尹靖霏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仅2019年这家子公司弘元新材创收2.5亿元,净利润1950万元。2020年单晶硅片的创收能力进一步释放。2020年上机数控实现营业收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270%;2020年公司单晶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3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1%,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

  营收攀升的背后是公司订单的增多。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天合光能(688599.SH)、东方日升(常州)进出口有限公司、阿特斯(A21270.SH)、浙江正泰科技有限公司、通威(成都)有限公司与上机数控签订单晶硅片重大订单,2020年至2025年的订单金额共计约400亿元。

  统计与制图:尹靖霏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增长约208%;扣非后归母净利达14.7亿元,同比增长187%。

  对此公司解释,2021年公司按计划继续扩大单晶硅业务规模,产能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

  根据界面记者统计,2021年、2022年、2023年上机数控重大订单额分别达67亿元、128和147亿元。但2024年和2025年重大订单额锐减,仅为约30亿元和20亿元。

  上机数控将“宝”押在210硅片尺寸上。

  业内指出,182的优势是边际成本,可将M6生产线)的生产线,获取超额收益且性能稳定,备受市场青睐。该阵营以隆基股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33.SH)为代表。210(M12)降本增效能力最强,全面兼容未来光伏技术,且安装成本得以下降。该阵营以中环股份(002129.SZ)和上机数控为代表。

  市场的一个共识是与182尺寸相比,210更能代表未来趋势。硅片行业依赖巨量资本投入、机械化生产实现规模化扩张,企业各凭本事跑马圈地。

  在210硅片尺寸赛道上,由于资本布局仅两三年时间,谁先占得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下游联动扩市场,向上游捆绑省成本,于自身促量产,成为越来越多硅片公司的选择。

  “大尺寸硅片龙头”、“光伏组件老二”、“后起之秀”通威股份等开始走上“硅片+电池+组件”纵向一体化联动的道路。

  2020年11月17日,(688599.SH)、(600438.SH)宣布拟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并共同投资四个光伏产业链项目,合计投资额约150亿元,项目分别涉及高纯晶硅项目、拉棒项目、切片项目和高效晶硅项目。

  一年后,天合光能与双方签订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天合光能将在2021年向中环股份购买210mm尺寸单晶硅片,合计数量不少于12亿片。

  通过上下游深度捆绑,天合光能、中环股份、形成了硅料、硅片、、组件全覆盖的210尺寸产业链。

  与此同时,与上机数控所走路径相似,硅片设备制造商京运通(601908.SH)也选择设备+硅片一体化的路线年初实现批量供货。

  2021年3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就在内蒙古投资建设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展开深入合作——双方意向进行30万吨

  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合作,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具体实施。

  50亿定增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受理,50亿元资金用于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近几个月来大尺寸硅片已现降价迹象。

  210、182降价明显,降幅分别为7.78%和6.40%。上机数控2020年单晶硅毛利率为26.04%,整体净利率为17.65%,一旦大尺寸硅片降价,将吃掉公司部分利润空间。

下一篇:三花智控与特斯拉召回事件无关 召回系软件问题
上一篇:雅化集团:公司已准备足够的锂精矿用于生产锂盐产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