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中石油股价,大湾区最受益股
1:巴菲特 都买了中国哪些股票
国内资金不能只有进出,香港可以买的,如比亚迪
2:巴菲特中晚年都买的什么股票
结缘中国公司 【投资中石油】巴菲特于二00三年四月开始分批吸纳中石油股份,累计买入二三.吧四亿股,金融危机前成功出逃。 巴菲特于二00四年买入中石油二三.三9亿股,斥资约三吧亿港元。巴菲特说,“当年入股中石油的价格为二0美元,出售价介于一陆0至二00美元,总共获 利三5.5亿美元(约二漆漆亿港元),相当可观。”【投资比亚迪】二00吧年9月,巴菲特斥资一吧亿港元认购了二.二5亿股比亚迪股份。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去年金融风暴发生前出脱中石油股票,报酬率高达漆00%,不久后投资的比亚迪又让他一年间账面获利一三亿美元,成为他投资中国的第二个代表作。【看上创世西装】大杨创世(陆00二三三)董事长李桂莲称,巴菲特表示要参与经营创世品牌。 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莲二009夏季达沃斯期间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巴菲特表示要参与经营创世股份的品牌。李桂莲透露,巴菲特已经给其来信表达了合作意向。 巴菲特:希望再找到类似中石油的公司 我们选择中国公司和标准,和选择美国公司或者其他国家的公司没什么差别: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了解其优势所在;希望这家公司有长期的竞争力,公司管理层诚实、可信并且稳定;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再选择那些股票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公司。 我们喜欢那些有长期竞争优势、高资本回报的企业。如果我们能相信它们可以在长期范围内取得高资本回报,又喜欢它们的管理团队,同时又能够以合理价格买入的话,我们就会写支票。 目前还没有购买其他高科技股的计划。中石油和比亚迪两个投资计划成绩不错。中石油的投资已经结束了,赚了大约三5亿美元,希望能在中国再找个类似的公司。对比亚迪的投资还没有结束,但看好在中国的投资。中国已拥有一些伟大的公司,我们倾向于中国某些出口产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费者产品。中国已拥有一些巨型公司,它们的市值将超越某些美国公司
3:巴菲特12元就把中石油全抛了,为什么A股43元,还有人抢着买?
不明白……不过人家是股神,肯定眼光放的长远,有些人也许只看重眼前吧
个人猜测
4:巴菲特抛售中石化以后中石化的股票在不久以后暴跌了多少
08年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一年多,中石油股价从48元跌至10元左右,流通市值从1758亿元下降至如今的不到500亿元。
5:巴菲特1.62港元买入石油时源油多少钱一桶?
资本的天性是追逐高投资收益率,在股票市场上,获得的根本秘诀只有一个:低买高卖。巴菲特也是如此。
但他并不是预测股价涨跌,而是通过分析公司内在价值,判断股价相对于价值是过于低估还是过于高估,以此决定低买还是高卖。
如何才能做到低买高卖呢。巴菲特说这很简单: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我个人认为,对中国投资者来说,中石油无疑是巴菲特最经典的低买高卖案例。
一、2003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中石油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1港元。正好赶上网络科技股泡沫股市猛涨的顶峰。香港恒指不到3年大涨3倍。刚刚上市,股市就从暴涨转为暴跌。从2000年3月28日最高的18397点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5日最低的8331点,3年暴跌55%。
但是中石油2000年4月7日到2003年4月7日上市三年却大涨65%。中石油每股收益为0.32元、0.26元、0.27元。收益下降为什么股价却大涨呢?原因很简单,油价大涨。2002年国际原油价格从19.96美元上涨到31.21美元/桶,涨幅超过50%。
可是由于股市持续大跌3年,投资者非常恐惧,中石油这个中国甚至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也少人问津。
2003年4月1日,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却突然公告,已经大量买入11.09亿股中石油股票,持股比例达到6.31%。有人分析认为这是过去1年多买入的。此后巴菲特一个月连续7次大量增持一倍以上。4月25日,伯克希尔发布公告披露,宣称持有23.39亿股中石油H股,占流通股的13.35%,成为仅次于中石油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伯克希尔2003年年报,其中石油累计买入成本4.88亿美元,每股买入成本0.208美元,以当时汇率1美元兑7.80港元计算,每股买入成本1.62港元。
二、买入中石油的唯一原因:价值过于低估
那么巴菲特买入中石油是根据什么呢?是根据宏观经济分析吗?是根据分析师报告吗?是调研公司与管理层交流吗?都不是。
巴菲特2007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几千份年报,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我读了中石油2002年4月发布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发布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中石油,仅仅是根据我读的年报,我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公司的年报非常通俗易懂。”
巴菲特在2005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说:“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阅读中石油的年报而了解到我们了解到的东西。我们在投资一家公司以前,从来不去实地看这家公司,你所需要的信息都在这里了,白纸黑字。我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读了年报。……我基本上不擅长预测宏观经济(尽管我们在外汇上下了很大的赌注)。最好的方式是投资于个别的公司,就像我们在中石油上所做的那样。”
那么巴菲特买入中石油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只有一个,是价值。
2009年9月29日我参加了央视对话巴菲特的节目。巴菲特在节目上说:“在我阅读中石油年报的时候,我认为这家公司当时价值1000亿美元,我再看看市值,它当时的核心业务的股票市值只是350亿美元,所以我觉得很值,我就买入了。”
在2005年4月30日的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几年前,我读了这家公司的年报之后就买进了,这是我们持有的第一只中国股票,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一只。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3%,这是很大的数量。中石油的市值想当于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盈利为120亿美元。2003年在财富500强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个公司获得了这么多利润。当我们买这个公司时候,它的市值为350亿美元,所以我们是以相当于2003年盈利(每股收益0.59港元)的3倍的价钱买入的。中石油没有使用那些财务杆杆。它派发盈利的45%作为股息。所以基于我们的购买成本,我们获得了15%的现金股息收益率。”
按照2002年度每股收益0.27港元计算,巴菲特1.62港元的平均买入价格,只有6倍的市盈率,而国外石油股都是十几倍的市盈率,并且中石油股息收益率达到5%~6%,与国外同行持平。无论是和香港其他H股公司相比还是跟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都具有相当大的安全边际。巴菲特的伙伴芒格则感叹:“如果一直有这样的投资机会出现,生活该多美好。”
而且巴菲特当时看好油价会上涨。2007年10月,巴菲特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说:“石油公司利润主要是依赖于油价,如果原油在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们对未来盈利前景很乐观。……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十年原油的价格,不过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非常肯定。”
三、最重要的不是高卖,而是低买
2007年7月到10月巴菲特以11~14港元的价格卖出了中石油,按照他1.62港元的买入成本,赚了7倍多。
我们以后再分析巴菲特卖出。但是请各位注意,从巴菲特最后一次买入的2003年4月24日,即使他一股不卖,继续持有至今,到2012年8月12日,也会十年累计盈利7.76倍,每年投资收益率24%。
相信你这时会更加清楚,为什么巴菲特始终认为:最关键的是低买,而不是高卖。
什么时候才能进行真正明显低估的低买呢?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有没有问过自己:在中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在中国的优秀上市公司最需要你的支持的时候,在最能显示你的爱国主义的时候,你能不能像巴菲特这个国际友人一样用大量买入来雪中送炭呢?
6:巴菲特当年如何分析认为中石油值1000亿美元市值
我无法预计经济将于何时复苏,也不知道市场将在何时出现改善。但今年以来,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却快欧美一步,表现出了明显复苏的喜人态势。我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拥有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对世界经济的意义重大。
中国人每日辛勤劳作生产产品给美国人用,而我们给他们一些纸片。当中国人想用这些纸片,例如几年前来买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纸片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达到2000多亿美元,当他们发现美元没办法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他们会问,为什么要出口美国,而不是自己用呢目前中国出口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外需大幅下降,二是出口换来的美元面临长期贬值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内需,一可以弥补外需的下降,二可以避免美元大幅贬值的危险。
中国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很多人认为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存在很大风险,只要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美元储备就会越来越多。其实中国有多种选择使用其外汇储备,例如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股市等等,而中国方面对于目前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任何美国以外的投资者长期持有美国国债都面临美元购买力下降的威胁。不过,这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是个问题,但并不是最糟糕的问题。
中国有一个很棒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只是刚刚开始,我会告诉所有中国人,活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比100年或者200年前好多了,有很多很好的机会经济会不停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不停上升,在世界舞台上也越来越重要。去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真是难以置信的好,没有人会比它更好,世界正在发现中国,中国也在发现世界。
我从未对中国股市发表过具体意见。我不是做预测股市走向生意的,我一贯的观点是,如果市场下跌,它就比以前更有吸引力。我不预测股市,我只会在市场向下走的时候作出反应。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奇迹,很多中国人都对股票热情很高。
我是在2002年春天的时候读到了中石油的年报,我从没问过任何人的意见,我当时认为这家公司值1000亿美元,但它那时的市值只有350亿美元。我不喜欢做事要精确到小数点三位以后,如果有人体重大约在300到350磅之间,我不需要精确的体重就知道他是个胖子。如果你根据中石油年报上的数字还做不了决定,那你应该看下一家公司。
我们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去年到大连,开车在周围转了45分钟,看到这几年新盖的几百家工厂,中国人正在开始释放他们的能量。过去几个世纪,中国人有能力,但体制不允许人做事,现在中国人的能量开始释放出来了。
我不认为中国变富就意味着美国会变穷,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过于多疑是疯狂的做法。我们国家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问题怪到别人身上,前几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几百名国会议员投票谴责那项收购,我认为那简直太疯狂了,对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是一样。我们每年从中国进口那么多产品,把那么多美元运到中国,却不愿意让中国拿那些美元来我们这里投资,我认为把中国当成别的国家经济问题的替罪羊是个错误,中美关系有可能会紧张起来,这是我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