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教训:“便宜”的股票可能根本不便宜
巴菲特第一次下单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是在1962年12月12日,2000股,每股7.5美元,另付经纪人佣金20美元,1965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股权提高了49%,巴菲特当选董事会主席。这是一家垂败的、没有希望的纺织企业,可是它很便宜。21年后,巴菲特清算了伯克希尔的纺织品业务。
巴菲特如是描述自己当初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上的投资:尽管,我当时知道,公司的主业——纺织品业务前途暗淡,我还是被它貌似低廉的股价所诱惑,忍不住出手。在我投资生涯的早期,这类股票投资给我带来了合理的回报,直到1965年伯克希尔的出现,使我意识到这种投资策略并不那么理想。
巴菲特后来在其致股东的信中说,除非你是一名专业的清算师,否则上述投资方法是愚蠢的。首先,最初看似“便宜”的价格可能最终根本不便宜。一家处境艰难的公司,在解决了一个难题之后,不久就会有另一个问题冒出来,就像你厨房里如果有蟑螂,不可能只有一只。
其次,任何你得到的初始优势会很快被公司的低回报所侵蚀。例如,你以800万美元买下一个公司,能迅速以1000万美元卖出或清算,而且可以立刻执行,那么你能实现高回报。但是,如果这家公司在十年以后以1000万美元处理掉,即便在此期间每年有几个点的分红,那么这项投资也是令人失望的。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巴菲特说,这个经历给我上了一课:优秀的骑手只有在良马上,才会有出色的表现,在劣马上毫无作为。无论是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还是霍克希尔德·科恩百货公司,都拥有能干、忠诚的管理层。同样的管理层,在那些具有优秀经济特征的公司里,会取得优良业绩。但是,如果他们在流沙中奔跑,不会有任何进展。
另一个相关教训,巴菲特还阐述道,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解决困难企业的问题,我们所学到的是避开它们。我们专注于寻找那些可以跨越1英尺跨栏,而不是我们具有了跨越7英尺跨栏的能力。相比于摆脱困境,通常简单地坚守于那些易于明白且显而易见的目标,利润会更丰厚。
巴菲特还说,你或许认为这项原则显然易见、平淡无奇,但我却不得不以艰难的方式学习它,实际上,不得不学习了很多次,在收购伯克希尔不久,巴菲特还收购了一家百货公司——霍克希尔德·科恩公司,幸运的是,三年之后用买入价将这家公司处理掉了。
芒格形容这这笔投资是“我们以三流的价格买入了二流的百货公司”。芒格辛辣地说,“买入霍克希尔德·科恩公司就像一个人买游艇的故事一样,有两天高兴的日子,一个是买的那天,还有一个是卖的那一天。”
在投资中,便宜可能是因为资本市场定错了价,物超所值,对于这种便宜且优质的公司可以下重注,但也可能是投资陷阱。
总之,估值便宜仅仅是投资的开始,而非投资的结束。比如,港股部分地产股估值低到4倍甚至2倍市盈率,但这个利润仅仅是报表的利润,而非真实现金流,部分地产股高度依赖负债的经营模式使得其估值显得失真。投资中看起来的“便宜”未必是真正的便宜,还是要认真分析便宜背后的盈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