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做大做强

2021-11-19 22:29:49

  券商投行转行做FA的优势

   首先说下FA是啥。
FA(FinancialAdvisor)就是人们常说的财务顾问,主要是撮合创始人和投资人,并在事成之后抽取一定的佣金。
FA做的事情大概有:给创业公司整理材料,教给创业公司融资技巧,对接投资人,对接双方。事成之后抽取佣金。
一个好的FA区别于其他FA的最大的特点是人及人背后的资源。
首先投行的人很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度如果放到早期项目上不见得能发挥很大价值,投行人对早期商业模式的梳理及升华有待商榷,此外这些人成本太高了,如果一年成不了几单项目很难盈利,可能越靠近IPO级的项目能发挥的优势会大一些。
此外是资源,一方面是项目资源,一方面是资金端资源。优质的项目资源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稀缺的,相对于一般机构的撒网模式投行精品方针有点难,如果要挖掘优质的项目那项目渠道投行是没有优势的,此外资金端这块由于跟投早期ABC等轮次的机构接触的少竞争力也不强。
综上,如果投行团队就是觉得自己专业转过来简单拉一下皮条那我觉得竞争力比较一般。如果真的能在一个方向或者领域深扎还是挺有希望的。之前几年也帮几家互联网公司做过后期FA业务,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
纯手打,望采纳
价值立方 什么是券商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证券公司,因为发展历史短、监管要求严格,所以资本金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同时自营部门、资管部门和IBD部门的联动相对来说很弱。很多人觉得国内券商和高盛这样的投行的差距是面子上的光鲜,实则不然。那些高大上的东西都是实际需要的衍生品,想追上来是分分钟的事情。
真正的差距在于,我国没有一家证券公司能够做到像高盛这样的大投行一样,凭借雄厚的资本金实力去承担资产价格的风险。我们的证券公司基本上还是一个纯粹的通道。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有八九十家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得以龙蛇混杂地生存着。
大券商固然在综合业务体量上遥遥领先,但是小券商一两个事业部几十个人也都活得很滋润——虽然我业务少,但是我分钱的人也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是做通道,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可以碾压我,但是你不能消灭我。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国券商的业务模式进化到比拼资本金模式的时候,小券商分分钟就被消灭了。因为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券商有强大的包销能力,但小券商可能什么都做不了。大券商能利用资本金提供的服务链,小券商根本就摸不到边。 主办券商有何重要性

   券商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作用和好处
推荐企业成功进入新三板并不意味着主办券商工作的终结,恰恰相反,挂牌是主办券商工作的起点,挂牌后主办券商需要对公司进行持续督导服务,开展大量的孵化、培育工作。这主要包括:
1.督促挂牌公司规范运作、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牢固树立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理念。具体包括培训挂牌公司的董事、高管人员,帮助公司建立完善内部制度和操作规程,审核挂牌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公告文稿,特定情况下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等。
2.提供融资、并购方面的服务。报价系统建立了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定向增资制度,即面向特定投资者的小额快速融资制度。与主板的融资制度相比,该制度程序简单、方式灵活、企业融资的自主性更强。通过定向增资,挂牌企业可以及时筹集资金投入市场前景好的生产项目,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其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为其发展理顺上下游关系。通过购并,挂牌公司可以实现快速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在行业中的品牌和地位。
3.帮助公司股份合理定价,实现价值发现。具体体现为通过尽职调查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和价值判断,通过培育提升企业价值,通过转让定价实现价值。代办系统引入做市商制度,主办券商可更直接、更有效地实现挂牌公司股份的价值发现,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只有主办券商切实履行好上述督导培育功能,中小企业才能借助在新三板挂牌加速成长,才能真正插上“资本的翅膀”。而主办券商也可籍此回归证券中介机构的本质,做到“归位尽责”,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差异化¾营的道路,改变当前主要提供通道式服务、盈利模式单一的状况。
4. 挂牌公司经过报价系统的孵化、培育,达到相关条件后,主办券商可以充当保荐机构,推荐其进入中小板、创业板等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与挂牌公司的沟通,帮助其深入分析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及自身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将精力集中在夯实企业发展基础上。以世纪瑞尔公司为例,该公司第一次申请中小板上市未果后,及时调整规划,在报价系统实施一次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投资项目取得较好效益,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再次申请创业板上市时,审核反馈问题只有40余个,仅5个月就获得核准,而较其早半年申报的几家挂牌公司目前仍在审核过程中。这充分说明,挂牌公司应充分利用代办系统做大做强:一是不断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消除可能影响上市的财务、法律方面的风险因素;二是通过增资等方法扩大企业规模,使生产能力、收入和利润水平等跨上台阶;三是安排好公司的资金、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募投项目,提高通过率。在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后,再启动公开发行上市的工作,不要超越自身发展阶段急于求成。 中国有名的几大证券公司有哪些

   2010年7月9日,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月度成交额统计显示,沪深交易所100家会员券商中,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仍然稳居股票基金交易额前三名。
这三家多项排名都是前几位的。

  3月25日,汽车板块大爆发,板块指数上涨4.74%,位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首位,曙光股份、力帆股份等逾10只个股涨停,龙头股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涨幅均超5%。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汽车板块多数公司估值调整至2014年以来下限极值附近,市场对行业的担忧已较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同时,多省市陆续推出鼓励汽车消费政策,行业迎来复苏良机。

  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近日,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指出,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等措施,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事实上,多个省市已在陆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比如,长沙市发改委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新政策,消费者购买指定经销商车辆可获3%补贴;广州市从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汽车加快更新换代、营造汽车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购车补贴、竞价奖励、新增巡游出租车指标和优化中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等措施,以支持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涉及16条提振消费的具体举措,在“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方面,提出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等内容。

  对此,东吴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黄细里表示,受国内外疫情影响,汽车2月产销数据大幅下滑,当前“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落地措施可期,疫情影响或将对冲。

  关注三主线机会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月份汽车产销数据大幅下滑,但客观看,此次疫情对车市的负面冲击更多是短期的、一次性的,疫情过后消费者购车需求将迎来集中释放,行业景气度有望在二季度开始回升。

  对于汽车板块的投资机会,天风证券表示,当前关注三条主线:首先,整车板块建议适时布局龙头车企;其次,零部件板块建议长线布局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产;最后,经销商板块建议关注受益销量回暖及行业出清的龙头经销商。

  太平洋证券表示,汽车板块的一些结构机会已经显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韩在不停工的状态下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供应风险基本消除,日系相关车企的调整压力将更小;一些核心汽车零部件自主供应商得到千载难逢的机会,过去由于高技术壁垒及规模劣势,国内核心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连适配的机会也没有,此次供应链风险将加大主流整车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扶持力度,自主核心零部件企业崛起可期。

  华西证券看好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车正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供给驱动,爆款车型的出现将推动行业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建议关注特斯拉产业链以及大众MEB产业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生物基金和哪个板块有联系

   过去5交易日,生物医药 ETF(512290)在所有医药ETF中,是唯一净流入的医药类ETF,4 月 23 日生物医药ETF份额为7.55亿份,规模一周增长了4.14%。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医药 ETF还是今年涨幅最大的股票ETF,今年以来涨幅高达27.4%。
生物医药ETF受追捧 三大板块助力今年以来涨幅第一
分析来看,4月16日到23日,生物医药ETF是唯一净流入医药类的ETF,其他医药类ETF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净流出。
生物医药ETF受追捧 三大板块助力今年以来涨幅第一
为何生物医药ETF今年表现的如此亮眼与其跟踪的三大板块紧密相关。
生物医药ETF受追捧 三大板块助力今年以来涨幅第一
图表显示,生物医药指数涵盖的子行业,其中疫苗股占14.9%(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积极研发中)、血制品占比13.4%(本次疫情中白蛋白和静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IVD占比23.2%(新冠肺炎诊断试剂归属IVD类别)。生物医药指数可谓是把新冠防疫股全网罗。本次新冠疫情,生物医药板块最为受益。
生物医药ETF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主要源于其重点布局了IVD、疫苗以及血制品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在整个生物医药指数中占比超过50%。而这三大板块则是本次疫情直接受益标的。生物医药可谓是全市场抵抗疫情受益最多的品种,而生物医药ETF紧密跟踪该指数。
以IVD为例,本次新冠肺炎诊断试剂归属IVD类别,而生物医药ETF所跟踪的个股中IVD占比高达23.2%。
4月22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召开会议明确,做好常态化防控要提升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努力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媒体报道,截止4月24日,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山西、天津等地公布了新冠检测机构。随着各地复工复产和防控常态化要求,个人对核酸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此外,血制品与疫苗也与新冠肺炎息息相关。
太平洋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市场有望突破百亿美金,存四倍空间。我国血制品人均用量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白蛋白为美国1/3,静丙不足1/10,凝血因子VIII1/40),主要原因是国内血制品供给不足。2018年国内血制品市场约230亿元(出厂口径),通过对细分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我们预测国内市场在静丙、8因子等产品带领下千亿市场,存四倍空间。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中药、血制品和疫苗均是本次疫情受益板块。疫苗行业有望长期受益。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播,公众对于流感/肺炎疫情的认知有望加深,对于后续疫苗,特别是成人疫苗的推广有积极的长期的影响。
生物医药ETF可谓是全市场抵抗疫情受益最多的医药ETF,也自然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医药类ETF。(CIS)

下一篇:通达信未来趋势
上一篇:公司放贷,正规实盘十大平台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