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资“变阵”,基金经理越来越“潮”了
百亿级基金经理易方达基金萧楠以擅长消费股投资著称,他曾在多只消费股上赚得盆满钵满。从近期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来看,他已嗅到了新的消费投资机会。以他管理的易方达科顺为例,该基金三季度增持了潮玩、运动服饰等消费细分板块中的龙头公司。
从行业市场发展空间来看,东吴证券(8.400, -0.03, -0.36%)一份研报显示,潮玩市场正处高速增长期。如果利用潮玩人均消费额和15-40岁人口两个指标测算国内潮玩市场潜在规模,中性估计2026年国内潮玩市场规模可达到145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 22.6%。
此外,东吴证券分析师表示,线下始终是潮玩的重要消费场景,根据赢商大数据,截至2021年2月,21个重点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中,潮玩相关业态品牌数量占比不足 1%,未来门店扩张将有利于触及更多潜在受众,提升转化概率。
事实上,谈到对运动服饰板块的投资,多家机构将其归为对国潮投资机会的把握。易同投资一位投研人士表示,不少国潮品牌作为吃穿住行中的必选耐用消费品,市场足够大。尤其在某些细分领域,比如体育、高端男女装等,国产品牌的渗透率甚至都不如汽车高。“我曾经在某个巨大的Shopping Mall的体育服饰层发现,品牌墙上的众多品牌中只有一个中国品牌。”
银华基金经理李晓星表示,调整后的消费板块机会比风险大。一是消费升级趋势仍在进行,中高端消费好于整体;二是虽然不少企业存在成本压力,但可以通过小幅提价进行转嫁,保证业绩的确定性。对于消费的投资,要有长期定力。对于一些拥有高壁垒的护城河企业而言,短期的经营压力反而是长期的买点,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劣的时候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投资者在这个时候能够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中长期依然看好国潮势能强劲的国产体育服饰品牌。
在交银施罗德消费新驱动基金经理韩威俊看来,消费渠道变迁仍在继续,线上流量达到一定体量后增速放缓,优质线下渠道的价值量明显提升。需要重点关注两类企业的变化,一类是有强大品牌力(包括高端消费品和国潮)的公司,在渠道变迁的过程中,其品牌力下沉到渠道的溢价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会明显增强;另一类是顺应渠道变迁以及有优质线下渠道重估可能性的大众消费品。
除了上述明星基金经理颇为看好国潮投资机会外,近期成立的多只基金更是直接将国潮作为主要投资范围,这其中既有被动指数基金也有主动权益基金。例如,富国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ETF、农银汇理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基金相继成立,首发规模合计近14亿元。此外,华富基金也成立了华富国潮优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