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绩大全,三板转主板容易吗

2021-10-17 23:10:05

  1:中国有哪些大型的建筑企业

  1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世界500强,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于1982年,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
3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1953年,全国工程优秀企业,中国企业500强)
4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集团)
5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大型建筑商之一,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6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于1953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首都建设的中坚力量)
7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于1950年,国有骨干企,大型企业集团
8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建设部首批49家大型集团试点单位,优秀施工企业)
9 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500强,全球最大承包商之一)
10 湖南省建工集团总公司 (于1952年,湖南省百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

  2: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大事记

  2013年8月31日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5716.41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名列第9位,同比2012年营业收入提高801.47亿元人民币
2011年7月7日
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547.2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名列147位,比2009年的187位大幅前进40个位次,进入了财富全球500强前150强,在69家上榜中国企业中位列第15名。同时,以43.6%的增长率在全球500强收入增长50强中名列35位。
2011年4月5日
2011年4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官庆任职的通知》,任命官庆同志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试用期一年。之前,4月2日国资委党委决定,官庆同志任中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党组成员。
2010年10月
“中国建筑”在《财富》(中文版)杂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建筑业排行榜中列第一名。
2010年8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德江前来中建总公司总部视察工作,并欣然题词:“质量、安全、效益、环保”。
2010年7月23日
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公布了2009年度及第二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建总公司荣获2009年、第二任期“双A”荣誉。
2010年7月8日
财富杂志公布了“2010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381.1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名列187位,比2009年的292位大幅前进105个位次,在54家上榜中国企业中列第15位。
2010年6月18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重组新疆建工集团协议签字仪式。这次重组是中建总公司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央企业在新疆发展融合经济的具体举措。重组新疆建工集团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紧紧抓住国家援疆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以重组新疆建工为契机,打造一个集建造、投资和境外业务于一身的“西部板块”,大力拓展并占领新疆市场,进而带动和辐射中亚地区建筑市场。重组完成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持有新疆建工集团85%的股权,新疆建工作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正式纳入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管理序列。
2010年5月18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北京召开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同志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王尔乘同志在会上宣布,根据中央决定:孙文杰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郭涛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按照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关精神,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设立董事会,易军同志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顺利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
2009年7月29日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股票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
2009年7月10日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证监会IPO批文,并在7月12日晚发布了招股意向书。
2009年
中国建筑连续四次荣登“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第292位,比2008年提升93位,提前跨入世界五百强前三百强。
2008年
中国建筑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85位,较2006年排名跃升101位。
2007年和2008年
在《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评选中,中国建筑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赞赏公司”的五家企业之一,是中国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类企业。
2007年
中国建筑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96位,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前四百强。
2007年12月8日
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及宝钢集团公司于北京发起成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建总公司控股94%,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袭了中建总公司的人员与资产。
2007年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被授予第一任期(2004-2006年)“业绩优秀企业”称号,是建筑类仅有的一家连续三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企业。
2006年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功跨入“世界500强”,排名第486位。
2004年11月30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入围国资委公布的第一批49家中央企业主业名单。2003年,作为首批20家中央企业之一,中建总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签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
1999年年底
中央发出18号文件,决定将国务院管理的163家企业转由中共中央管理,并成立中共中央企业管理委员会,作为党中央的派出机构,直接管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163家企业分为两个层次,其中39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领导班子由中共中央审批,其行政职务由国务院任命。中建总公司作为39户企业之一,实现了领导班子管理体制上的高规格、高层次。
1999年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接收了中外建、中外园林、中建机、泛华、中联重科、中建科等六家与建设部脱钩的企业。
1992年8月4日-7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在连续7年盈利的基础上,以其属下的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按照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的证券上市规则,在香港公开上市发售8.2亿新股,占总股份的25%,发售价每股1.03港元,新股连同认股权证发售,每五股派一份认股权证,共集资8.45亿港元。
1991年2月4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作出印制佩戴“中建”标志、徽章的规定。规定在大型机械设备、工程项目、职工基地、办公用品上印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标志,职工佩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徽章。标志、徽章呈方形,象征建筑的基石,表示基础稳固;蓝色衬底,象征蓝天、海洋,表示海内外一体化经营,领域广阔;英文字母“CSCEC”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英文名称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缩写,书写形式象征建筑造型。
1988年2月6日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确定全国性大型工业公司由有关部门归口管理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由国家建设部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1982年11月3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性专业公司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确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相当于国务院直属局级。
1982年6月11日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出《关于成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属全国性的大型建筑联合企业,享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直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程局,东北、西北、西南建筑设计院,西南综合勘察院,设备配件出口公司和天津材料配件公司,划归总公司建制。

  3:为什么中国建筑这么好的股票这么多人抛呢

  我也在关注这只股票 炒的人很多 不管是抛还是收都多 但是这只股票的价格 还比较稳定 最近 都没有什么大的调整 但是 实实在在的说我觉得市场还不明朗 不管是中国建筑 还是什么 都因当谨慎 如果根据喜好 和年报来看待一只股票那是不客观
还是把握投资谨慎原则

  4: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荣誉

  “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和中国最大国际承包商;2011年8月29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评选的中国建筑500强,排名第5位。是2007年度 《财富》 杂志评出的“中国地区最受赞赏公司”五家内地企业之一;连续三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被评为2006年“中国最佳诚信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十佳单位”、被中宣部和国资委评为国有企业九大典型之一。截止2006年,公司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及发明奖5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17项,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112项,同时还获得115项鲁班工程参建奖。
中建总公司曾经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目前经营区域主要分布于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除台湾省外均有经营业务开展。“自 1982年公司组建到2011年底,中建总公司共承接合约额近4万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完成营业额约2.3万亿元,2011年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 5000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建筑业翘楚。中建总公司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行列,2011年排名第20位。自2007年开始中建总公司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2011年排名财富500强第147位,2012年位居财富500强第100位.
中建总公司始终以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截至2011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发明奖56项,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31 项,获得各类省部级科技奖766项,拥有国家级工法141项;拥有各类专利等知识产权1582余项。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171项,获奖数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中建总公司始终坚定履行作为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每年为社会创造约8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约80万个家庭250万人员在中建总公司的带动下奔向小康,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建总公司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和创新发展。2007年,中建总公司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建总公司又成功重组新疆建工集团,经营布局进一步优化。

  5:中国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部边境的几个少数民族领袖,率部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到了西元460年,北魏才统一了中国北方,继而又分裂。在南方,晋室南迁建立了东晋政权,接着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自此,中国南北两方社会经济才逐渐复苏,北朝营建了都城洛阳,南朝营建了建康城。这些都城、宫殿均系在前代基础上持续营造,规模气势远逊于秦、汉。
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区还开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北响堂山石窟等。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4)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隋朝虽然是一个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筑上颇有作为。它修建了都城大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扬州)。开凿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东始江都,西抵长安(西安),长约2500公里的大运河。还动用百万人力,修筑万里长城。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名匠李春在现今河北赵县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唐代前期,经过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富强,疆域远拓,于开元年间(714~741年)达到鼎盛时期。在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继续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在全国,出现了许多着名地方城、商业和手工业城,如广陵(扬州)、泉州、洪州(南昌)、明州(宁波)、益州(成都)、幽州(北京)、荆州(江陵)、广州等。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布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遗留至今的有着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寻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
(5) 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先是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和十个地方政权的割据,接着又是宋与辽、金南北对峙,因而中国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也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与宫殿了。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譬如城市渐由前代的里坊制演变为临街设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颁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筑的管理。书中总结历代以来建筑技术的经验,制定了「以材为祖」的建筑模数制。对建筑的功限、料例作了严密的限定,以作为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的准绳。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6)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发展高潮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造南、北两京及宫殿。在建筑布局方面,较之宋代更为成熟、合理。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喇嘛教建筑的营造,完全是出于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时间蒙、藏、甘、青等地广建喇嘛庙,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这些庙宇规模宏大,制做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畸型。明清两代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6: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我国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四个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原始社会北方主要是穴居,南方主要是巢居。黄河流域出现了木骨泥墙房屋,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是典型的干栏式木构建筑。 奴隶社会木构架已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封建社会我国古典建筑的形成、发展、成熟期。 现代社会建筑融合了西方特色,及自主创新为一体

下一篇:淘股吧创始人,淘股吧张知斌
上一篇:工银纯债定开债券
返回顶部小火箭